武则天和她的儿子李弘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历史上广泛讨论的话题。尤其是李弘的突然去世,使得许多人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武则天,认为她可能为了实现当皇帝的野心,不惜除掉了自己的儿子。 历史上对李弘死因的记载有两种。一种认为李弘是因病去世,属于自然死亡;另一种则认为他是被武则天毒死的。那么,哪种说法更接近事实呢?
认为李弘自然死亡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李弘去世后,唐高宗发布的一道制书《赐谥皇太子弘孝敬皇帝制》里。这份由唐高宗发布的制书给李弘颁发了孝敬皇帝的谥号。制书中写道,李弘仁孝英果,是一个孝顺父母、礼敬大臣的好孩子,未来一定能成为一位优秀的皇帝。然而不幸的是,李弘因重病去世。唐高宗还说,如果李弘的病情稍微好转,他便会把皇位禅让给他。可惜,李弘因为过度伤心和感动,病情加重,最终去世。唐高宗因此感到十分痛心,并希望能通过谥号来表达对儿子的敬爱和惋惜。 后来的《唐实录》和《旧唐书》大致也持相同的观点,认为李弘因长期患病,医治无效,最终死于自然原因。 然而,另一种说法则出现在唐代中期的《唐历》一书中。书中提到,李弘非常受唐高宗喜爱,也受到大臣们的尊敬,个性谦和,有良好品德。但有一次,李弘请求让唐高宗的两个公主嫁人,结果却惹得武则天不满。于是,有人认为李弘最终没有寿终正寝,暗示他是被武则天毒死的。此外,唐肃宗时期的大臣李泌也明确表示,李弘是被天后即武则天毒死的。 接下来,像《唐会要》和《新唐书》等历史资料也倾向于支持李弘被毒死的说法。那么,在这两种相互矛盾的记载中,哪一种更为可信呢? 从我个人的看法来看,虽然武则天和李弘之间存在过深刻的矛盾,也不乏残忍的一面,但我认为她并没有杀死李弘的理由。李弘应当是死于病情,而非毒死。这里有三个主要原因: 首先,史料的先后顺序很重要。关于李弘自然死亡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唐高宗死后不久,当时发布的制书就指出了李弘因病去世。而与此相对的《唐历》则成书于肃宗时期,时间上较晚。按照史料学的基本原则,越接近事件发生的原始材料越可信。 其次,李弘自幼就患有肺结核,且病情一直没有得到好转。咸亨元年以后,他的病情愈加严重,连平日里要见的下属都无法会面。甚至,李弘的典膳丞曾严肃告知他,如果不见人,可能会减少饮食。李弘对下属表示,自己病重正在休养,并非不愿见他们。肺结核是一种消耗性疾病,病程长且逐渐加重,李弘的死因完全可能是肺结核恶化。 第三,武则天在当时并没有杀死李弘的迫切需要。李弘生病已久,且其身体状况一直在恶化,早已不能视为一个有威胁的继承人。武则天早年已能通过驾驭唐高宗掌握权力,作为一位政治敏锐的女性,她完全有能力以母亲的身份继续控制李弘。况且,李弘身患重病,生死未卜,武则天何必要冒着极大的风险去亲手除掉他呢?再者,如果武则天真的杀了李弘,她不仅会失去丈夫的信任,还可能丧失民心。毕竟,李弘虽然生病,但仍是皇帝的儿子,若是谋害亲生儿子,社会各界必定会做出极大的反应。作为一名清醒的政治家,武则天不可能做出如此鲁莽的决定。 有人或许会质疑,既然如此,李弘的死为何如此巧合?他父亲唐高宗刚提到传位给他,他便突然去世。这似乎很难解释清楚。其实,这个问题可以从唐高宗的传位言论来理解。当李弘病重时,唐高宗向他提出禅位的建议,或许是一种希望李弘振作、病情有所好转的方式。父母亲看到儿子病重,提出这一话题,可能是希望他因为一丝安慰而有所好转,甚至能多活几天。然而,现实与期望相差甚远,李弘可能因过度激动反而加重了病情,最终不幸去世。 从这个角度看,李弘的死并非什么难解的谜团。事实上,李弘更可能是死于肺结核的晚期,而不是被毒死。 大家觉得这种分析是否有道理?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