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真性情的曹操,到底算不算真豪杰?
创始人
2025-11-08 04:31:01
0

当你三十岁看三国,你会佩服关羽的忠肝义胆义薄云天,会发现诸葛亮顶级谋士的魅力,但当你六十岁会看三国时又会明白,为什么人们都说不懂曹操,就不足以谈人生,因为他的一生包含了太多鲜为人知的真性情。

▲曹操画像。图源:网络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中国人对曹操一点都不陌生,而且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人被千古争议,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曹操,历史上可能没有哪一个人被脸谱化形式演绎的如此家喻户晓了,那曹操是个怎么样的人,他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一面呢?

少年时的曹操,骨子里是个热血而天真的人。他虽出身宦官家庭,却怀着一颗清流党人般的赤子之心。刚踏入仕途(174年),就敢于痛陈时弊,搏击豪强。那时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为朝廷平定凉州动乱,以图死后能在墓碑上刻下“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几个字——这是一个年轻将领最朴素的抱负。

▲曹操刺董卓。图源:影视剧照

这个曾吟诵“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热血志士,在面对迟疑不进、各怀鬼胎的关东诸侯时,展现出令人动容的大义凛然。当关东联军讨董最终不了了之,各路诸侯撤兵后不思国家大计,只顾争权夺利、各自割据时,曹操的失望可想而知。更戏剧性的是,袁绍回到河北后,竟筹划拥立幽州刺史、汉室宗亲刘虞为帝,还力邀曹操同建这“拥立之功”。而曹操的回答掷地有声,彪炳千古:“诸君北面,我自西向。”试想,一个人几乎九死一生,为天下甘冒风险—游侠刺客做得,兴兵讨逆也做得。可当天下群雄响应之后,这些所谓的盟友却夜夜笙歌,于是他撂下一句:“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便独自引兵西向。最终败于徐荣之手。

我想,曹操心中的浪漫主义,正是从这时开始一点点消散的。他开始变得现实,开始扩张势力,开始不再执着于做一个纯粹的能臣。理想的蜕变,大概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岁月流转,总有些往事依然值得细细品味。一件是在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208年),一场大火烧掉了曹操的统一梦想。但在败退途中,他却能放声大笑。之后便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展现了其败而不馁、乐观豁达的枭雄本色。

▲赤壁之战前夕,内心情绪复杂。图源:影视剧照

一件是在路过乔玄的墓地时,他特意备好酒肉,以太牢之礼祭拜故人。他一边祭拜,一边念念有词,大意是:当年和你约定,我若发达后路过你的墓不下车祭拜,就会肚子疼。今天我备了太牢和美酒来看你,我可不想肚子疼。(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千百年后回望这一幕,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220年),一个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的消息传到洛阳:关羽兵败身亡。这位曾经在官渡之战时被曹操成全了忠义之名的将领,或许是最契合曹操心中理想形象的人物。我猜想,每当曹操看到关羽,或许都会想起当年那个刺杀张让、散尽家财、兴兵除贼的自己。这一年,吕蒙白衣渡江,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随着这位理想化身的陨落,曹操心中仅存的、未被权力和欲望侵蚀的理想主义,大概也彻底消失了。

建安二十六年正月(221年),曹操留下了一封被苏东坡评为“平生奸伪,死见真性”的《遗令》。这份遗嘱出人意料地婆婆妈妈,在那个“年五十不称夭”的时代,他活了六十六岁,不能算没活够。但临终之际,他再次让人意外——没有像英雄般高歌,而是选择以最普通人的方式告别世界。

他曾说,梦想在墓碑上刻“汉征西将军曹侯墓”。可当他走完一生,得到的远不止一个征西将军。那些虚名,那些豪言壮语,最终又说给谁听呢?苏轼那八个字的评价虽然精妙,但仔细想想我们自己,谁不是在生活的夹缝中戴着面具挣扎?能做到“死见真性”,已属不易,何况他还用一生为我们上演了一出如此壮丽的历史剧。

▲暮年曹操。图源:影视剧照

若问最羡慕他什么,无非是那几个鲜活的瞬间:刺杀张让时掷出的手戟,讨伐董卓时写就的檄文,官渡之战时的焦虑与坚定,对待人才时那份泰然而定的深情,征张鲁后意气风发写下的“衮雪”二字。还有两个格外动人的场景:一是他与众人吟诗行令,笑得头巾浸入羹汤,却依然开怀大笑;一是宛城兵败后,他虽然一气之下赶走了丁夫人,没过几天却巴巴地赶回去,手掌轻抚丁夫人的背,柔声说:“跟我回去吧。”丁夫人不理他,他就默默看着,静静等待。直到黄昏,他又问:“真的不跟我走吗?”得到否定的答案后,他只能灰头土脸地离开。

故事到这里还没完。二十三天后,弥留之际,他心心念念的竟是:“要是等我到了那边,子脩(修)向我要妈妈,我该怎么办啊?”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真真是“一生本色,死见真性”。

近两千年过去了,自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流传后世,曹操很少以正面形象进入人们的视野。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欣赏他的本色。在这个我们本就茕茕孑立的世界里,人人都穿好外套、戴好假面,终其一生,能有几个人在我们面前变得赤裸而鲜活?我们又敢在多少人面前褪下伪装?

易中天老师评价曹操: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曹操从不愿伪装自己。从热血少年到豁达老者,从赤壁败退时的朗声大笑到临终前的家常絮语,他只是赤裸裸地利用规则,然后赤裸裸地爱,赤裸裸地恨。这份毫不掩饰的真性情,或许正是他最可贵的精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辛... 我们大多数人通常认为清朝是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的,但实际上,辛亥革命并没有让清朝完全灭亡。清朝并没...
原创 为... 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一座非常著名的山脉,被誉为东北第一神山。在清朝时期,长白山被认为是一个神秘且...
满清野史大爆发:互联网时代的“... 近日,一段关于清朝皇室的野史在互联网上掀起轩然大波,短短几天内完成了从“离谱传闻”到“社会热点”的惊...
原创 清... 海盗,作为一种职业,自古以来便存在。早在郑和下西洋的时期,他就曾在南海一带打败过一股强大的海盗,展现...
原创 孝... 清宫那点儿事儿,真真假假的从来就没断过。尤其是孝庄太后和多尔衮这两位,一个是辅佐幼帝的太后,一个是权...
清顺治通宝 一、历史背景:鼎革之际的货币重建 顺治通宝是清代开国首铸制钱,诞生于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时期。公元16...
原创 顺... 24岁就生下14个孩子是什么体验?顺治皇帝,口口声声最爱董鄂妃,但他不仅英年早逝,还被传剃发出家。然...
原创 5... 在大明洪武年间,广东潮州府迎来了一位神童,名叫苏福。潮州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但在这片...
文明融合的纽带:耶律楚材与蒙古... 窝阔台汗六年(1234年)春的蔡州城外,汝河的冰水裹挟着硝烟缓缓东流,耶律楚材伫立在蒙古军的帅帐旁,...
原创 宋...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