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在战场上屡屡获胜,凭的就是他巧妙的欺骗战术,使得敌人常常中招。他的战必胜,攻必取并不是靠单纯的力量,而是通过出其不意、虚实结合的策略。 韩信攻魏王豹时,他故意佯装渡河,诱使魏王豹的主力部队在临晋渡严密防守。而他自己则带领一支精锐部队,从阳夏渡河,出其不意地对魏王豹发动攻击。结果,魏王豹的主力部队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韩信的部队打了个措手不及,魏王豹最终被俘。 在攻代王陈馀和赵王歇时,韩信使用了类似的计策。他选择在夜晚派出2000精锐士兵,举起2000面汉旗,引诱陈馀和赵王歇的军队误认为他要进攻。第二天,韩信故意在背水阵列中布阵,引诱陈馀调动全军追击。等到陈馀追赶时,韩信故作失败,退入水中,诱使赵国军队松懈。与此同时,韩信的精锐部队趁机潜入赵国营地,插上汉旗。当赵军发现自己大本营已经被占领时,士气崩溃,陈馀被当场斩杀,赵王歇也被俘虏。
韩信还趁着汉使郦食其与齐国结盟之际,突然派兵偷袭齐国。齐国当时还沉浸在与汉国的友好关系中,结果齐王正在与郦食其饮酒,突然家园被毁。意识到自己被骗的齐王愤怒之下将郦食其杀害。 在占领齐国后,韩信面临着西楚项羽的挑战。项羽派遣大司马龙且带领20万大军进攻韩信。韩信巧妙地在潍水一侧列阵,等待龙且的到来,并派人到潍水上游堵水。龙且认为深秋时节水量本来就少,便指挥楚军渡河进攻。就在楚兵渡水时,韩信命令疏通了上游的水坝,水位猛涨,楚军被汹涌的洪水困住。最终,龙且的大军几乎全军覆没,龙且本人也被俘斩。 在垓下之战中,韩信通过正面进攻项羽,故意示弱并开始撤退。当项羽追击时,韩信已准备好伏兵,孔将军和费将军率领的兵力从项羽的侧翼发起突袭,项羽未能抵挡住。韩信见机而起,一举击溃项羽。可以看出,韩信最初的失败和撤退完全是为了引诱项羽上钩。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在战场上屡次以欺骗手段获得胜利的常胜将军,最终却死于一次彻底的欺骗。他被吕后设计诱杀,死于长乐宫的钟室之内,未能逃脱吕后的致命一击。 韩信生前多次依靠欺骗智胜对手,但最终却未能逃脱吕后的智谋。韩信的死其实并非我们想象中的完全无法预见,而是他在事件发生之前,也许还在试图通过某种方式骗过吕后。韩信自被贬为淮阴侯后,一直心怀不甘,暗中寻求东山再起的机会。几年后,韩信的老部下陈豨反叛,韩信认为这是一个重生的机会,便开始策划与陈豨的联手。 不幸的是,韩信的阴谋被吕后察觉。吕后和相国萧何利用韩信派去与陈豨联络的使者未能及时归来这一机会,诱使韩信入宫。萧何以皇帝打胜仗,列侯都应进宫贺喜为理由,诱使韩信进宫。然而,韩信此时也觉察到了潜在的危险,但仍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只要能顺利离开宫廷,自己的计划就能继续实施。于是,韩信便心存侥幸、大摇大摆地进了宫。然而,他一进宫,便再也没有出来。 直到此时,韩信才意识到吕后比刘邦和项羽都要狠得多。刘邦在鸿门宴上险些丧命,但最终安然无恙;他自己虽失去王位,却保住了侯爵的身份。与之相比,吕后完全不同,她毫不留情,直接把他韩信从肉体上消灭了,一切都随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