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至少我这么认为。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考证考证。
一、县丞是个啥角色?
我们看清朝剧,县太爷(知县)是父母官,这大家都知道。那县丞呢?简单说,就是知县的“二把手”,县里的“常务副县令”。用现在的话讲,差不多就是一个县的常务副县长,可能还兼着点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的活儿。
你想啊,一个知县要管全县的刑名(司法)、钱谷(财政税收)、教育、治安等等,事儿多得头皮发麻,没个得力助手哪行?
县丞就是那个“大管家”。
知县出差、生病或者有啥特殊情况,县丞就得顶上,代理一把手的工作。平时主要分管粮食运输、仓库管理、户籍、治安这些具体又繁琐的实事儿。
不过,这个“副县长”的含金量,也得看地方。要是在繁华的“冲、繁、疲、难”四字俱全的“要缺”大县,那县丞权力就大,油水也可能多些。要是在偏僻小县,可能就是个闲职,事儿少,但也捞不着啥。
那对应到现在是啥级别呢?清朝的县丞是“正八品”官(注意,不是七品)。现在的公务员级别是科、处、局、部这么排。一个普通的县长是正处级,那常务副县长,一般是副处级,在一些重要的大县或县级市,也可能是正处级。所以,笼统地讲,清朝县丞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干部,相当于副县长这个层级。
二、一年能挣多少“俸银”?
说到薪水,这可是个有意思的话题。清朝官员的工资单,那叫一个“惨不忍睹”。我们得把名义工资和实际收入分开看。
(1)名义工资:低得离谱
清朝沿袭明朝,官员的正式工资(俸银)低得吓人。一个正八品的县丞,一年的法定工资是:
俸银:40两白银
禄米:40斛(约20石大米)
平均一个月才3两多银子,外加不到2石米。
你没有看错,就这么点!
光靠这个,别说养家糊口、应酬打点了,连自己衙门里那点跟班、师爷的工资都付不起。你没看错,那时候师爷、衙役这些“临时工”的工资,很多时候得官员自己掏腰包请。
(2)实际收入:“灰色”与“养廉”
那官员们咋活?总不能都当海瑞吧?所以,从古至今都有“潜规则”。
在清朝, “潜规则” 主要靠两项:
火耗归公前的“灰色收入”:早期,官员们主要通过征收税银时,借口熔铸有损耗而多收的“火耗”来补贴家用,这属于不成文的“灰色收入”,数额弹性很大,全看官员良心和当地富裕程度。
养廉银:大头在这里。雍正皇帝是个明白人,知道官员们靠那点死工资非得贪腐不可,于是搞了个“火耗归公”,然后从中拿出一大笔钱作为“养廉银”发给官员,意思是“高薪养廉”。
一个县丞的养廉银有多少呢?这没全国统一标准,完全看地方财政情况,差距巨大。从几十两到几百两甚至上千两都有可能。我们取个中间偏下的、比较常见的数目,比如一年200-600两银子。我们折中一下,按一年400两算。
那么,一个县丞的年总收入大概是:俸银40两+养廉银400两=440两白银。禄米(20石)我们单独算。
三、换算:相当于人民币多少元?
古代的银子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不能简单看白银价格(比如现在一两=37克,一克白银5.5元,那一两银子大概才200元人民币?那可太离谱了!)。得看购买力,尤其是粮食购买力,因为粮食是古代和现代生活的硬通货。
我们用最经典的米价法来换算:
清朝中晚期,粮食产量相对稳定,一石米大约重150斤(清朝的斤比现在大,约600克,所以一石米约180斤/90公斤)。
当时一石米的价格波动很大,丰年灾年差很多,我们取一个康乾之后比较常见的价格:一两银子可以买一石米。这个比例在史料中比较公认。
那么,县丞一年的总收入440两银子,就可以买440石米。
一石米90公斤,440石米就是39,600公斤大米。
现在我们吃的大米,按普通价格算,一斤(500克)大概3元人民币左右。一公斤就是6元。
那么,39,600公斤大米=39,600×6=237,600元人民币。
哦,别忘了还有那20石禄米(相当于基本工资外的实物补贴),20石米=20×90公斤=1800公斤,值1800×6=10,800元。
所以,县丞一年的货币+实物总收入,换算成今天,大约是23.76万+1.08万,差不多25万元人民币。
月薪大概就是2万元出头。
四、总结与闲篇
明白了吧?是不是还有点把握不住要点?那我们来总结一下:
官职:清朝正八品县丞≈现在的副县长(副处级)。
年薪(购买力):约440两白银+20石米≈现在约25万元人民币。
你看,这么一对比,是不是感觉挺穿越?一个副县长级别的干部,一年总收入合现在二十五万,月薪两万左右。这个数字,放在现在中国三四线城市的副县长身上,其合法工资收入加上各种补贴,可能也差不多是这个数级(具体数额会有差异)。
这说明,如果剔除掉古代那些不规范的“灰色收入”,单论国家给予的合法报酬,古今中级官员的“体面生活”标准,在购买力上竟然有某种微妙的相似性。
当然啦,这仅仅是经济账。现在的副县长,管理的事务、面对的社会复杂性,可比古代县丞要复杂一百倍。而且现在的公务员纪律严明,可没那么多“养廉银”之外的油水好捞。
所以,要是有人问你,穿越回去当个县丞美不美?
你就可以告诉他:官儿不小,是个实权副处长,但要想发财,除非心术不正,否则光靠工资也就是个一线城市高级白领的水平,还得操心手下人的工资,应付上级检查,处理各种民间纠纷……这“大清公务员”,还真不是那么好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