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曾国藩,我们都知道他是晚清时期的著名人物。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参与了洋务运动,为清朝的统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如果说到他的儿子曾纪泽,知道的人就相对较少了。和父亲曾国藩相比,曾纪泽的名气确实不算大。然而,尽管曾纪泽的成就没有父亲那么显赫,但他在清朝的外交史上还是有着重要地位,成为了晚清时期外交领域的风云人物之一。
曾纪泽出生于1839年,是曾国藩的次子。因为曾国藩的长子早逝,曾纪泽就成了长子。虽然在曾国藩生前,曾纪泽也曾被授予一些官职,但大多数时间他都在父亲身边,几乎没有独立的官场经历。因此,曾纪泽受到了父亲很大的影响。大家熟悉的《曾国藩家书》,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治家、教育子女的思想。可以说,曾国藩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是相当成功的,子孙大多都没有落得败家子弟的下场。曾纪泽由于长时间与父亲相处,个人也相当出众。
从小,曾纪泽就接受传统儒家教育,在经史、诗文、算术等方面都非常精通。毕竟,曾国藩本身就是传统儒学的代表人物,作为他的儿子,曾纪泽的学问也不容小觑。虽然曾纪泽深受传统儒学的熏陶,但他并没有止步于此。因为受父亲兴办洋务的影响,曾纪泽开始学习英语,并研究西方的思想、科技等。可以说,年轻的曾纪泽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能贯通中西。当时的清朝对西方文化普遍持鄙视态度,曾纪泽的这种跨文化的视野在清朝算是相当罕见的。
年轻时,曾纪泽本来就能力出众,又学贯中西,加上父亲曾国藩的背景,按理说,他应该有一个光辉的前程。然而,直到四十岁之前,曾纪泽的官职并不显赫。除了曾短暂担任过二品荫生补户部员外郎,他几乎没有什么其他职务。这并不是因为曾纪泽不愿意做官,而是因为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照顾身体不佳的父亲。1872年,曾国藩去世,按照传统,曾纪泽应当为父亲守孝三年。于是,直到1875年,他才得以恢复官职。
守孝期并不是铁律,有些情况下朝廷会迫切需要某人担任职务。曾国藩因母亲去世曾被迫提前结束守孝,并参与了太平天国的镇压工作。但对于曾纪泽而言,守孝期的三年时间非常重要,他也不得不严格遵守。就在他守孝期间,母亲去世了,他又开始为母亲守孝,因此总共守了五年孝。
直到1877年,曾纪泽结束了长达五年的守孝,前往北京。第二年,他被授予补太常寺少卿,之后又转任大理寺少卿。清朝政府派他出使英法两国,主要任务是考察购买军舰的事宜。当时清朝正在建设现代化的海军,亟需从欧洲购买军舰。虽然这个任务没人愿意承担,因为清朝一方面开展洋务运动,另一方面又内心鄙视西方国家,但曾纪泽因受过西方文化的影响,愿意接受这个任务,这也为他日后的外交生涯奠定了基础。
曾纪泽出使欧洲后,积极学习各国的历史和国情,为与欧洲各国的外交打交道做准备。不仅如此,他还根据各国使馆的建设情况,为清朝设计了自己的使馆,且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各方面的细节。以后,清朝在其他地方建设的使馆,几乎都参照了他当时的设计。曾纪泽在出使欧洲期间,生活非常节俭,没有任何贪污行为,这也赢得了欧洲人的尊重,并为清朝节省了大量费用。
之后,曾纪泽被任命为驻法公使,他是清朝的第二位驻外公使(第一位是驻英公使郭嵩焘)。他和郭嵩焘一样,在清朝的外交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曾纪泽在外交领域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他最为人称道的成就是与俄国签订了《中俄改订条约》,这也让他的名声大振。
《中俄改订条约》的背景相当复杂。沙俄趁着阿古柏侵入新疆时占领了伊犁。虽然左宗棠成功收复了新疆的大部分地区,但伊犁始终被沙俄占领。为了避免伊犁彻底失守,清朝必须收回伊犁。然而,清朝并不打算与沙俄开战,于是派出了满清贵族完颜崇厚进行谈判。结果,完颜崇厚在俄国的威胁下签订了《里瓦几亚条约》,条约内容极为不利于清朝。伊犁虽然被归还,但周边地区仍被沙俄占领,且清朝还需向俄国支付赔款。这个条约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卖国条约,回国后,几乎所有人都反对这份条约,最终完颜崇厚被捕。此时,曾纪泽被派往俄国与俄国人重新商谈条约。
曾纪泽到达俄国后,直接拒绝了之前签订的条约,并要求重新谈判。在左宗棠的支持下,曾纪泽得以成功地为清朝争取到更多的利益,最终签订了对清朝更加有利的《中俄改订条约》。该条约不仅保住了伊犁的主体,还废除了俄国在内地的特权,收回了多个内河的主权。虽然条约中仍有不平等的部分,但与之前的《里瓦几亚条约》相比,已经是一次相当成功的外交努力,足以让曾纪泽的名字载入史册。
曾纪泽还在中法战争期间表现出色。在这场战争中,曾纪泽坚持主战立场,认为即使第一次打不赢,也应继续打下去。虽然最终因李鸿章主和的立场而被罢免,但镇南关大捷后,曾纪泽的态度有所转变,支持与法国谈判。最终,清朝与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战争结束。
1885年,曾纪泽与英国外相签订了《烟台条约续增专条》,解决了英国鸦片税率的问题。虽然这个条约看起来让清朝在鸦片问题上处于不利地位,但它也为清朝带来了更为明确的税收管理,增加了海关税收。
1890年,曾纪泽去世,清朝追赠他为太子少保,谥号“惠敏”。纵观曾纪泽的一生,虽然政治生涯较短,但他在外交上的贡献不可忽视。虽然与父亲相比,曾纪泽的功绩显得微不足道,但他在清朝外交史上的成就无疑是值得铭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