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变迁与演变,孕育了许多至今依然传承的文化瑰宝。在这些传统文化中,文字、绘画、诗词、曲艺、戏剧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尽管如此,中华民族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始终主张去除糟粕,保留精华。于是,许多曾经流行的文化内容逐渐被认为是“糟粕”,并逐步被遗弃,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其中,相术便是其中之一。虽然相术被我们所摒弃,但一些国家,比如韩国,反而视其为珍贵的文化遗产,甚至提出要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反差,令不少人感慨万分。
在现代,相术通常被看作迷信,许多从事相术的相师也常常受到质疑和嘲笑。然而,在古代,相术却广受青睐。无论是国家决策,还是个人婚嫁,都会求助于相师进行推演。那些有能力的相师,往往能被尊称为“国师”,享受超高的待遇。
所谓相师,便是以相术为职业或供职的人,他们通过观察一个人的五官、气色、骨骼、掌纹等外在特征,来推测此人的寿命、吉凶和未来的祸福。显然,相术并不是一项天生的技能,想要精通它,除了天赋,后天的学习和机遇同样至关重要。相师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会研习术数,这是一门与阴阳五行相关的学问,旨在通过五行的生克制化来预测未来。
在中国历史上,相术一直受到朝廷的青睐。无论哪个朝代更替,相术从未消失,甚至一些能力非凡的相师,还声称自己能洞察一个朝代的兴衰。隋唐时期的袁天罡,就是最著名的相师之一。据说,他不仅有预知未来的能力,还能洞察天机。
袁天罡的生平充满传奇。关于他的出生年份和死亡日期,历史上并没有确凿记载,似乎这正符合他神秘的气质。如果他的故事没有一些神秘色彩,又怎能在江湖中流传数百年?可以确认的是,袁天罡活得很长久,自隋朝末年起,他的名声就已在江湖上传开,直到武则天登基称帝时,他依然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
袁天罡年轻时贫困,父亲早逝,早早地便独自承担起生活的重担。机缘巧合之下,他接触到了长生之术,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同时也开始学习相术等玄学。作为一个人能有所成就,专注是关键。袁天罡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在术数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打开了通向未来的大门。
隋炀帝在位时,袁天罡凭借相术成为了资官令。唐朝建立后,他被任命为火井令,但袁天罡做官并不以此为目标,他更多是为了谋生,而不追求通过政绩实现升迁。因此,他在江湖中并没有留下什么显赫的政绩,反倒是许多令人为之惊讶的预言,才成为他最著名的“成就”。
袁天罡与许多人有过相面,他的准确预言令不少人深信不疑。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袁天罡消失了一段时间,但在数十年后他再次活跃。武则天还是幼女时,袁天罡曾经过她家门,武士彠请他为家中几个儿子相面,袁天罡一见到武则天,就惊讶不已,直言她“龙瞳凤颈,极贵验也;若为女,当作天子”。此言一出,袁天罡不禁让人想起他早已预见到武则天将来会成为皇帝的命运。
当袁天罡离开后,武则天的命运轨迹开始发生了变化。李世民继位后,听说了袁天罡的能力,也曾邀请他入宫讨论政事。袁天罡的才智令李世民非常钦佩,也让袁天罡坚信唐朝是李唐的天下。然而,袁天罡也曾预见到唐朝将在李世民之后面临一场巨大的灾难,而这场灾难的主角,正是武则天。
武则天以一己之力分裂了盛唐,将李唐政权中间夹上了一个历史上少有人提及的武周政权。她的政治手腕极为高明,她能够称帝绝非偶然。但袁天罡对她的政治手段并不完全信服,心里始终想着要推翻武周政权。这个想法显然触动了武则天的底线。为了维护自己的帝位,她对所有阻碍者进行大清洗,袁天罡自然也未能幸免。
在袁天罡被关进监狱之后,武则天亲自去见他,问他临死之前是否有什么话要说。袁天罡淡淡回应,以“成也洛水,败也洛水”八字,预言武则天的命运。前四个字总结了她的辉煌,而后四个字则暗示了她未来的劫难。
武则天听到这八字之后非常震惊,心里开始不安。她决定释放袁天罡,希望他能帮助自己化解未来的劫难。然而,袁天罡并没有按照武则天的期待逆天改命,毕竟预言已经泄露了天机。最后,袁天罡消失得无影无踪。
武则天晚年过着奢靡的生活,深受她自己创立的武周政权和男宠们的影响。最终,在她病重时,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了神龙政变,逼迫她退位,李唐的政权也因此得以复辟。
袁天罡的命运和武则天的结局,完美地印证了他曾经的预言——“成也洛水,败也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