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是黄埔军校一期的学员,和胡宗南、李仙洲等人同为黄埔的校友,但他们后来分别加入了不同的阵营,成为了敌对势力。因此,他们之间常常展开激烈的争论,有时候甚至发展成打斗。陈赓回忆起那个时期的生活时提到:
“那时候,我们并不懂得如何争取群众的支持,而是单纯地通过孤立对方和相互谩骂来表现立场。我们骂他们是反动派,他们也同样骂我们。争吵升级时,我们甚至动手打架。记得在第二次东征胜利后,蒋介石曾邀请我们去汕头共进晚餐,结果两方在桌上争吵得不可开交,最后竟然拿起餐具互相砸了起来。”
这种激烈的争执在那个时代屡见不鲜,甚至直接影响到了他们之后的战场对决。陈赓与胡宗南、李仙洲等人曾多次在战场上相遇并交手。
1947年2月,华东野战军在莱芜战役中取得了大胜,歼灭了敌军5.6万余人。在这场战役中,陈毅成功生擒了国民党第一绥靖区的副司令官李仙洲。几天后,李仙洲通过电报向陈赓致以问候。陈赓读完李仙洲的电报后,回忆起当年的黄埔岁月,便对自己指挥部的人员说:
“胡宗南和李仙洲在黄埔军校时和我都有交情。胡宗南是孙文主义学会的骨干,他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我们和他们曾进行过激烈的政治斗争。然而,即便如此,斗争过后,我和胡宗南依然保持着私人关系,没有因此断交。如今,我们在战场上成了敌人,真是命运的安排。李仙洲是山东人,为人直爽。他虽然不是孙文主义学会的成员,却是李璜、曾琦等人组成的国家主义派的一员,自称‘醒师派’,我们当时戏称他们为‘狮子狗’。那时我们年轻,斗争情绪过于激烈,把他们和孙文主义学会的人看成了一样的敌人。记得有一次,我们在中山大学争论得不可开交,最后动起手来。李仙洲身形高大,而我个子小,就抓起一把凳子和他打。现在,李仙洲主动放下武器,通过电报来和我叙旧,我们应该礼貌地回应。”
陈赓与胡宗南、李仙洲之间的恩怨情仇,既是那个动荡时代的缩影,也彰显了他们复杂的关系。陈赓的一生可谓充满传奇色彩,他的故事也成为了许多军事传记中的经典。《战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奇将领纪实》一书便详细记述了陈赓的传奇经历,成为了畅销的军事人物传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