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应该诋毁他吗?诸葛亮能被刘备的蜀汉认可可以理解,毕竟他是刘备的心腹,但为什么连晋国也认同他呢? 很多人认为,晋国夸奖诸葛亮是想通过抬高他来提升自己。让我给大家举个例子,陆抗(陆逊的儿子)曾夸赞晋国的名将羊祜,说:“祜的德行和气量,连乐毅和诸葛孔明都无法超越。”不仅仅是晋国的人认可诸葛亮,连吴国的人也对他充满了尊敬。 说到蜀汉的情况到底有多糟糕呢?刘备死了几个重要将领,自己也因病去世。即便如此,在新旧权力交替的情况下,诸葛亮仍然能够稳住局面,持续发展,最后甚至发动了对敌的攻势。阿斗的起点可以说是最为悲惨的,刘备几乎把国家的基业弄得一团糟,留给他的是一盘烂摊子。诸葛亮感激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于是全力辅佐阿斗。那时的形势是内外交困,国内南蛮叛乱,周边又有强敌。诸葛亮先是南下平叛,解决了民族冲突,又大力发展国内经济。短短几年间,蜀汉恢复了元气。为了实现刘备恢复大汉的梦想,他北伐中原。即使知道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执行这个计划。这一切,都是为了报答刘备的恩情,最终他也因拼命工作而早早去世。 在古代的国战中,最重要的往往不是前线的将帅,而是能够坐镇后方、运筹帷幄,确保粮草供应、兵员充足、后方稳定的统治者。像诸葛亮和李善长这样的人物,才是国家稳定的关键。 诸葛亮可以说是政治、智慧、忠诚、谋略方面几乎完美。他的军事能力虽然相对较弱,但他的谋略却是三国中最为出色的之一。甚至连他最薄弱的军事和武力,依然是三国中的佼佼者。而且他忠诚、恪尽职守,公正无私,堪称完美的臣子。谁不希望拥有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呢? 当然,黑诸葛亮的人也许会说他在人才培养上有缺陷,偶尔也会识人不清。确实,诸葛亮也曾犯过一个错——他确实看错了马谡。可是,除此之外,蜀国四大名将可都是他亲自培养的,而且姜维、王平等后期的顶级武将,也是他留下的遗产。甚至连魏国的两位名将,也都曾为蜀汉效力。诸葛亮几乎继承了中国人传统的美德。 顺便提一下,曹叡刚继位时,实际上是位明君,直到诸葛亮去世后,他才开始大兴土木,奢侈骄横。司马懿对诸葛亮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最初,他以闪电战击败了公孙渊和孟达,但对上诸葛亮时,他却被彻底压制,直到后期才采取保守的龟缩战术。所谓的“赞美别人是为了证明自己更强”,这种说法根本没有道理,实际上,曹魏在诸葛亮去世后逐渐衰败。
至于刘禅,的确是扶不起的阿斗。蜀汉能够维持稳定那么长时间,完全是诸葛亮和他钦定的接班人蒋琬、费祎等人的努力。费祎不幸被暗杀,董允早逝,刘禅则继续重用黄皓这个死太监,结果民生困苦,百姓苦不堪言。姜维敢怒不敢言,因害怕被暗杀连回成都都不敢,而刘禅迷信巫蛊之术,亲近太监,真是大汉正统的继承人,和东汉末期那些昏庸帝王如出一辙。司马昭也曾说,刘禅根本无心国事,诸葛亮都无法辅佐他,更别提姜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