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朱元璋的谋士,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伯温。然而,除了刘伯温之外,朱元璋身边还有不少杰出的谋士。其中有一位非常出色的人物,他被朱元璋比作历史上著名的谋士伊尹、吕望和诸葛亮。尽管如此,他为人非常低调,很多谋划都未曾外传,且一直拒绝出仕。那这个神秘且智谋过人的谋士究竟是谁呢?
一、静诚先生
他叫陈遇,字中行,出生在山东曹州的一个官宦家庭。陈遇的家族背景显赫:高祖陈义甫曾是南宋的翰林学士,跟随宋朝南迁,定居于南京(当时的建康);曾祖父陈执中则在宋理宗年间担任武功大夫和兵马都统制;祖父陈汶德在元朝时担任漂阳县判;父亲陈辛之更是在元朝任职,官至淮南盐课提举。
据史书记载,陈遇天资聪慧,才学出众,尤其在象数学和经史方面造诣深厚。他在元朝末年曾在温州府学教授,但不久后他便选择了辞官归隐,来到江东的明道书院担任山长,开始专心讲学。许多学子慕名而来,跟随他求学。后来,随着社会动荡,陈遇又回到了南京,自己命名住所为“静诚”,因此人们称他为“静诚先生”。
二、出山辅佐
1356年春,朱元璋带领军队渡江,攻占了集庆(今南京)。当时,朱元璋暂住在一个富户家中,并邀请了江南的一位名士秦从龙与他同住。秦从龙曾是元朝的江南行台侍御史,因战乱而迁居镇江。朱元璋早已听闻过秦从龙的名字,便派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带着金绮去拜访他,邀请他到集庆。秦从龙应邀前来,朱元璋亲自前往迎接。
朱元璋与秦从龙交谈甚密,几乎是事无大小都向他请教。秦从龙对朱元璋的军事和治国有很大帮助,他向朱元璋推荐了陈遇。朱元璋接到陈遇的推荐信后,写信给陈遇:“我听说您居住在江左,学识渊博,精通三史六经,兵书百家皆能通晓,才德超凡,简直是贤哲天生,真是我的良辅。”他还特别提到将陈遇与古代的智者伊尹、吕望、诸葛亮相提并论。见到陈遇后,朱元璋对他非常欣赏,两人交谈甚欢,从此,陈遇成为朱元璋的亲密谋士,深受信任。
三、恩宠无比
陈遇为朱元璋出谋划策,但由于许多计策涉及机密,外界知之甚少。尽管如此,从朱元璋对陈遇的态度来看,可以看出陈遇在他心中的地位非凡。朱元璋多次亲自造访陈遇,常常称他为“先生”或“君子”,表示极高的尊敬。
不过,陈遇一直保持低调,拒绝接受任何官职。朱元璋即使在他称吴王时,也曾任命陈遇为供奉司丞,但他依然拒绝了。后来,朱元璋称帝时,多次任命他为翰林学士、中书左丞、礼部侍郎等重要职务,但陈遇始终推辞。他的低调与坚持不求名利的态度,使得朱元璋对他更加敬重。为此,朱元璋还特意赐给他一辆肩舆和十名卫士,确保他的出入安全和尊荣。
直到1384年,陈遇因病去世,享年72岁。朱元璋为了表达对陈遇的敬意,特意为他安排了安葬在钟山的墓地。
这位低调的谋士,虽然始终没有露面在朝廷上,但他的智慧和远见无疑为朱元璋的事业提供了巨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