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多通过《曾国藩心事》等作品,深入剖析了官场专家曾国藩的晋升之路,不仅呈现了曾国藩的卓越能力,也揭示了官场中的诸多生存之道。然而,曾国藩出任湘军总司令后,却用了整整八年的时间,才顺利晋升为两江都督。这就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他升职缓慢的原因是什么?其中蕴含的官场生存秘诀,对于今天仍在追求事业成功的人来说,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首先,当缺乏领导能力时,晋升之路就会变得曲折。曾国藩当上团联大臣后,遇到了咸丰帝这个相对无能的领导者。在官场上,如果领导者能力不足,往往会心胸狭隘。他不仅需要下属为他做事,还担心下属的成长会影响他的地位。曾国藩身为大臣,统领数千匹马。这导致朝中嫉妒之人诽谤咸丰帝,称曾国藩登记为大臣,与庶人无异。咸丰皇帝因此感到不安,担心曾国藩的影响力会对他的地位造成威胁。这种顾虑和咸丰帝个人能力的不足,成为曾国藩升迁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不要事事与领导作对,否则后果自负。在官场上,想要与领袖作对几乎是不可能的。曾国藩虽然为清朝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咸丰皇帝始终对他充满猜疑和戒备。在咸丰帝眼里,曾国藩虽然生死报国,却不能不成为他政治图谋的一部分。曾国藩一怒之下,利用父亲的葬礼离开军营,以要挟咸丰帝授予他都督的权力。然而此举却让咸丰帝不安,最终剥夺了曾国藩的兵权。曾国藩深刻认识到,与领袖作对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损失。
第四,善于利用中间人,是官场成功的关键。中间人在官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曾国藩之所以能够成为两江总督,正是因为他善于利用中间人。这位中间人就是《湘军志》的作者王开云。王开云对曾国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郭嵩焘的介绍下结识了曾国藩。在王开云的影响下,肃顺开始相信,为了拯救清朝,必须重用汉人。在肃顺的推荐下,咸丰皇帝最终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在曾国藩的升迁过程中,中间人的作用不容忽视。
然而,利用好中间商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智慧和谨慎。曾国藩第二次出来的时候显得很谦虚。他每次上疏,都用感激的话语让咸丰帝心里舒畅。这种谨慎的做法,让曾国藩在升迁之路上占据了优势。
最后,谋略也是官场成功的关键之一。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掌控了清朝,消灭了权臣肃顺等人,但曾国藩却没有受到影响。由此可见,曾国藩具有过人的谋略智慧。他在《曾国藩的权力谋略:乱世能成英雄,盛世能成富商》一书中详细阐述了这一谋略。这些为今天仍在追求职业成功的人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深入剖析曾国藩的升迁之路,我们看到了官场的各种生存之道。在官场,除了个人能力外,还需要善于与领导相处,获得认可,善用中间人,懂得运筹帷幄,才能在复杂的官场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