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珍贵的老照片拍摄于1874至1875年,展示了晚清时期不同人物的生活状况,摄影师是阿道夫·伊拉莫维奇·鲍耶尔斯基。
其中有一张照片的背景故事颇为有趣。摄影师提到,照片中的官员并未带上妻子一起拍“全家福”,因为这位官员十分传统,严格遵循礼教规定,认为妻子不应在公共场合与陌生男人见面,尤其是像外国人这样的男性。相比之下,另一位官员则显得更加开明。他不仅允许妻子和女儿一同参与拍照,还能从中窥见他对传统礼教的某些放松。尽管如此,这位官员仍然保留着当时社会的许多习俗,像给女儿缠上“三寸金莲”这一传统做法便体现了他依然坚持着部分礼教规范。
还有一张照片展示了一辆“官车”,这是地方官员专用的出行工具,车夫是专职官差。虽然这种马车看起来十分有派头,但乘坐其中并不舒服。马车的轮子是用木头制成的,没有减震装置,行驶时非常颠簸。即便是走短短的十里二十里路,车内的乘客也会感到像是骨头都要散架了。
另一张照片则展示了一个乞丐,他通过说唱来吸引路人的注意,讲述各种故事、八卦和时事新闻。乞讨是他的生存手段,靠此勉强维持生计。从他的穿着和面容可以看出,他无家可归,生活十分艰难,令人感到心酸。
晚清时期,骑射技能仍然是八旗士兵的基础训练项目,尤其是弓箭。然而,在面对现代枪炮武器的冲击时,清军依旧固守着传统的骑射技艺,缺乏现代武器的训练,使得士兵的战斗力极为薄弱,导致多次对外战争中的惨败。
另一张照片则展现了一个官员,他的侧面正好展示了他头上的“顶戴花翎”。“顶戴”是官员帽子的顶部,按品级不同,材质和颜色也各异。花翎则是一种荣誉象征,只有经过皇帝特别赏赐的官员才能佩戴。能够戴上花翎,对于当时的官员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荣耀。
在一张照片中,一位年轻女子坐在自家花园里,展示了她的高贵身份。她是北京富贵人家严先生的妻妾之一。另一位妻妾也在相同的地方拍摄了类似的照片。可以看出,严先生的两位妻妾都非常年轻美丽,且他似乎是一个相对开明的人,允许妻妾在外国摄影师面前拍照。
最后,一组照片展示了乐师们演奏的传统乐器,包括琵琶、笛子、二胡、三弦和笙等。古代乐师的社会地位较低,尽管贵族阶层喜爱音乐,但乐师从未被视为与画家或诗人同等的高雅人物。直到近代,随着社会阶层的逐渐打破和演艺行业的崛起,乐师的社会地位才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