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既有胸怀大志、能征善战的一面,也有嗜杀成性、过于多疑的缺点。不过,无论如何,如果没有曹操的努力,东汉末年的黄河流域很可能早就分裂成多个割据势力,甚至五胡乱华的局面可能会提前到来。
在曹操打下天下的过程中,他手下聚集了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有许多赫赫有名的人物。除了夏侯氏兄弟和曹氏兄弟,还有像张辽这样智勇双全的猛将。然而,如果要谈到个人武力的极限,典韦和许褚无疑是曹操阵营中的顶尖人物,他们的战力可以与刘备麾下的“四虎上将”相媲美。
曹操是个极其挑剔的人,尽管他很重视人才,但并不是每个猛将都能进入他的视野。例如,吕布虽然武艺高强,但因其性格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曹操的赏识。而关羽、张飞这类武将虽然未曾为曹操效力,但也得到了他的尊重。那么,在三国时代,曹操最为欣赏的六位猛将分别是谁呢?
1. 一直挂念的关羽
早在汜水关之战,曹操就已经对关羽刮目相看。后来,刘备背信弃义,在借助曹操的力量击败吕布之后,迅速反叛,夺取了徐州。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眷,不得不投降曹操。曹操对关羽极为尊重,甚至希望他能够加入自己麾下,然而,关羽始终因忠于刘备而没有转投曹操阵营。曹操曾深感遗憾,若非刘备和关羽的结义,关羽或许早就归顺曹操。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并不是单纯的勇猛,而是曹操对他的重视。遗憾的是,这位忠义无双的英雄最终未能成为曹操的重要将领。
2. “恶来”和“虎痴”
典韦以“古之恶来”著称,意指他勇猛无比。在宛城之战中,典韦英勇地用生命保护了曹操的安全。曹操为此非常后悔,如果当时自己控制住了情感,或许典韦就不会死,曹操的力量也会更为强大。典韦死后,负责保护曹操的任务交给了许褚。许褚的勇猛与典韦不相上下,尤其在与马超的恶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对曹操极为忠诚,甚至为保护曹操不惜得罪身边的将领,唯一的缺点是爱喝酒,有时会因此耽误事务。
3. 张飞的猛与赵云的勇
张飞被后人形容为“猛”,这主要是指他的性格。尽管他勇敢,但在武艺上并不算顶尖。比如,在三英战吕布时,若非关羽及时出手,张飞可能早就败北。张飞的水平与马超相当,尽管他的性格有些暴戾,但能力仍然在中上层次,曹操对他也有一定的欣赏。而赵云则在长坂坡之战中展现了过人的勇气和才智,这让曹操深感震撼。虽然历史上的赵云并没有被重视,并且未成为所谓的“五虎上将”,但如果他早些投效曹操,局面可能会大不相同。
4. 最可惜的庞德
庞德原本是马超的部将,后来因偶然的机会投效曹操。要是他没有来曹操阵营,他可能会加入刘备,最终与马超一样,屈居边疆,缺乏展现才能的机会。曹操非常欣赏庞德的能力,将重任交给了他。不幸的是,由于于禁的背叛,庞德最终未能改变三国的历史,结局非常遗憾。
从整个三国历史来看,曹操麾下的武将,凡是有足够能力的,曹操都会给予重用。即便是曾经敌对的降将,如张辽和庞德,曹操也能不计前嫌,给他们机会。而相比之下,像赵云和马超这样的猛将,因出身不同,往往被冷落。刘备虽口口声声说要复兴汉室,实则最终篡夺了汉朝的皇位。关羽、张飞在结义忠诚的束缚下,未能做出更大的贡献。要是这六位猛将都投奔曹操,三国早就归于统一,司马氏也根本没有机会介入,百姓也不会在胡人入侵下遭受几百年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