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字亮工,是清朝著名将领,出身汉军镶黄旗,曾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及抚远大将军,封太保、一等公,权势一时无两,可谓位极人臣。
在西北任职期间,他几乎建立了个人的“一言堂”,掌握约十万大军,加上雍正皇帝的宠信,行事极为跋扈。1724年9月,年羹尧进京述职时,他竟命令直隶总督李维钧和巡抚范时捷在路边跪迎,使本应威严的封疆大吏仿佛成为迎送他的“陪衬”,此情此景,可想而知雍正当时心中的震怒。
年羹尧不仅嚣张,还结党营私,最著名的便是“岳周事件”。雍正刚登基不久,为稳固人心,让八阿哥允祀在工部任职。当时工部郎中岳周被允祀收买,成为八阿哥的党羽。不久,岳周向年羹尧送去两万两银子,请他帮忙推荐自己出任地方布政使,年羹尧竟然答应,这实际上是背叛雍正派系,暗中支持政敌,堪称自取灭亡。
随着八阿哥党被清算,年羹尧的下场也随之临近。1726年1月13日,他被赐死狱中,年党汪景祺等人被斩首,亲属则沦为奴仆。令人惊讶的是,手握重兵的年羹尧并未起兵反抗,这正显示了雍正的高明手段——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瓦解对手。
雍正的布局分为三步:
第一步:释放失宠信号
1724年11月,雍正开始暗中释放年羹尧失宠的信号。他下诏驳斥关于年羹尧权势过大的谣言,澄清赏赐兵丁等事宜并非年羹尧建议,而是有人陷害。同时,驳回年羹尧对政敌的弹劾,如四川巡抚蔡珽被革职后,反而被提升为左都御史。1725年初,年羹尧在青海救灾中只发一万两银子,雍正严词斥责,显示其职责所在而未尽力。
第二步:政治孤立,瓦解年党
雍正接着调动全国各地官员,暗示远离年羹尧,削弱他的势力。例如,四川巡抚、江苏巡抚及其他年党要员被调离或换职,年羹尧逐渐成为孤立无援的“孤家寡人”。1725年3月,雍正借年羹尧在奏折中“朝乾夕惕”写错之事,指责他不敬,开始彻底架空他的权力。
第三步:逐步剥夺职权,最终赐死
1725年4月,雍正剥夺年羹尧抚远大将军职务,调任杭州,将其从西北老巢赶走。同时调动年党亲信接管原地盘,使其无力反抗。年羹尧在赴任途中仍抱有幻想,甚至上奏“可怜兮兮”的奏折求情,但雍正已悄然集结证据,等待最后时机。
同年12月,一只野虎意外闯入年羹尧家中,伤人后被捕杀。朝廷以此为“天意”,雍正最终下令赐死年羹尧。年羹尧曾有三次反抗机会:信号释放、奏折出错、地盘交接,但均未果,最终被温水煮青蛙般彻底消灭。
年羹尧的结局证明了古训:功高震主、盛极必衰,恃宠而骄者难逃败亡。历史往往在当局者不察中,悄然书写着权力的兴衰。
参考:《论年羹尧之死》、《清世宗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