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笠原群岛是太平洋西部的群岛,总面积约104.41平方公里,包括小笠原岛,硫磺岛,父岛,母岛等30多个岛屿。小笠原群岛距离日本约1000公里,归属日本行政管辖,行政上隶属日本东京都小笠原村。实际上日本并没有小笠原群岛的主权,日本是二战战败国,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规定,日本领土只限于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四座大岛,不包括小笠原群岛。那么日本没有小笠原群岛主权,为何管辖小笠原群岛呢?
第一,日本控制小笠原群岛。小笠原群岛和日本距离遥远,据日本自己的说法,是日本绳文人最早发现的小笠原群岛。但并没有实际的证据,绳文人是日本绳文时代的狩猎采集族群,因制作绳文陶器而得名。日本的绳文时代从公元前16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因此日本自称绳文人发现小笠原群岛是站不住脚的。
而国际上公认发现小笠原群岛的是西班牙人,15世纪时期,西班牙走上了航海之路,西班牙支持了很多航海人员在世界航行,为西班牙的殖民扩张打下了基础。1472年,哥伦布就是在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的支持下开启了远洋航行,后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班牙得以控制了美洲大片土地。
除了哥伦布,当时很多著名的航海人员都得到了西班牙的资助,1543年,西班牙人维拉罗波斯发现了小笠原群岛,当时西班牙人专注于殖民美洲,没有控制小笠原群岛。到了1593年,日本信浓小笠原氏抵达了小笠原群岛,用自己的姓氏命名了群岛。但日本也没有开发和利用小笠原群岛。
到了19世纪,英国和美国都发现了小笠原群岛的重要性,小笠原群岛处在太平洋和菲律宾海之间,是太平洋东西航运往来的战略要地。1951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了岛链战略,小笠原群岛就是第二岛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19世纪时期,美国就试图将小笠原群岛据为己有,但当时英国还处在鼎盛时期,美国的综合实力比不上英国。美国作为一个有潜力挑战英国霸权地位的国家,一直受到英国打压,因此英国不愿看到美国控制小笠原群岛。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和美国开始争夺小笠原群岛,最终英国获胜。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和英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1875年,英国将小笠原群岛的所有权转交给了日本。此后日本正式将小笠原群岛纳入版图,并开始向小笠原群岛移民。日本在小笠原群岛建设了军事基地,作为和美国争夺太平洋霸权的前沿。
第二,美国控制小笠原群岛。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小笠原群岛是美国进攻日本的跳板,美国和日本为了争夺小笠原群岛展开了激战。1945年2月,硫磺岛战争爆发,日本在指挥官栗林忠道的带领下,重创了美国军队。在战争之前,美国计划五年拿下硫磺岛,但实际上美国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拿下硫磺岛,而且美国在硫磺岛战争的伤亡也超过了日本。这场战争的重大伤亡,让美国下定了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决心。
美国拿下硫磺岛之后,快速控制了整个小笠原群岛,小笠原群岛的日本基地,成为了美国进攻日本的跳板,此后日本更加被动,加速了日本的灭亡。1945年8月,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美国占领日本后,下令将小笠原群岛的日本人驱逐回了日本。此后小笠原群岛由美国控制。
第三,美国转让小笠原群岛。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规定,日本领土只限于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四座大岛,不包括小笠原群岛。1945年8月,日本投降,接受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失去了小笠原群岛的主权。二战后,联合国决定将小笠原群岛交给美国托管,美国获得了小笠原群岛的管辖权。
二战时期,美国将小笠原群岛视为攻打日本本土的前沿基地。但二战后,美国已经在日本本土建设了多个军事基地,加强了对日本的控制,实际上已经不需要小笠原群岛。到了1968年,美国将小笠原群岛的管辖权转让给了日本。此后日本设置小笠原村,纳入东京都行政管辖之下,并将被美国驱逐的日本居民重新迁回了小笠原群岛。就这样,日本又管辖了小笠原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