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的功名如尘土,八千里的征程伴着云月光辉。岳钟琪,正是抗金名将岳飞的二十一世嫡孙,出身名门世家。他的父亲岳升龙,是康熙时期赫赫有名的议政大臣兼四川提督。在康熙皇帝西征葛尔丹的战役中,岳升龙立下了赫赫战功,皇帝曾赐匾联以表彰其功勋:“太平时节本无战,上将功勋在止戈”。
岳钟琪继承了家族的光荣传统,从小熟读经书、精通兵法。年幼时,他常与伙伴们在河边用石子排兵布阵,早早显露出非凡的军事才华。闲暇之余,他喜欢与长辈们讨论兵法,出奇制胜的策略往往令大人们自愧不如。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岳钟琪应父命捐官成为候补知府,初入仕途便表现出色,勤勉尽责。然而,边地战事频仍,准噶尔汗国屡次侵扰,民众苦不堪言。出于对军事的热爱以及家族传承,岳钟琪毅然请求从文职转为武职,自愿随军出征,任四川松潘镇中军游击,正式踏上了征战之路。
在西藏战役中,准噶尔部野心勃勃,意图勾结沙俄控制西藏,囚禁达赖班禅,自称王者。康熙派十四阿哥为征远大将军,岳钟琪任副将,率先锋部队出征。他凭借精湛的谋略和军事才能,带领六千清兵深入察木多,俘获叛军首领,并孤军突袭三巴桥,当地藏民称其为“神兵天降”,纷纷归顺。岳钟琪以剿抚结合的策略收复拉萨,其卓越战功赢得了康熙皇帝的高度认可,升任四川提督。随后,他随年羹尧西征,提出乘胜追击的策略,帮助雍正皇帝大获全胜。
在平定青海、实施改土归流的过程中,岳钟琪功勋卓著,深得雍正信任。他接任陕甘宁总督,手握重兵,权势达至巅峰。然而,朝廷中因满汉关系复杂,岳钟琪的高位也招来了猜忌与陷害。
雍正五年,一位疯子在街头诬称岳钟琪意图造反,虽然经过审查证实其为虚言,岳钟琪仍忧心忡忡,上书表达忠心。朝廷处理得当,诬陷者被处以极刑,岳钟琪才得以安心。随后,秀才曾静寄信鼓动他反清复明,岳钟琪深知当时文字狱森严,只得假意答应,以洗清嫌疑,却牵扯出吕留良案。最终,雍正皇帝追究吕留良及其家族罪责,但对岳钟琪依旧褒奖有加,并继续重用他。
然而,蒙古战场的失利彻底改变了岳钟琪的命运。雍正七年,噶尔丹部入侵蒙古,清军在诈降陷阱中遭重创,多路部队溃败。岳钟琪竭力挽救局面,但也无法扭转全局。前线失利传回朝廷,雍正对他失望至极,朝臣借机弹劾,岳钟琪一度被判斩立决,后因其平叛有功而改为斩监候,才得以保命。
这样一位历经半生奋斗,手握重兵、建功立业的名将,却在短短三年间,从荣耀的巅峰跌落谷底。直到乾隆时期,年老的岳钟琪才得以重用,再次立下显赫战功,书写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