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大”的昏君,因为此人,世界第一的大唐帝国彻底走向覆灭
创始人
2025-10-22 22:32:11
0

前言

长安城外的泾原士兵举着刀枪冲进城门,喊杀声越来越近,皇帝慌乱地叫人备马,只带了太子和几个宦官,连夜从繁华的皇宫逃走。

一行人马不停蹄赶往到荒凉的奉天,一路上他吃了三天冷干粮,晚上只能睡在破庙里。

这个曾经立志中兴大唐的皇帝,此刻活得像个丧家之犬,为何短短四年,他就亲手毁掉了世界第一帝国?

38岁的李适接过父亲代宗的皇位,此时的唐朝早已不是开元盛世的模样。

安史之乱虽平,藩镇根本不听中央号令,朝廷财政空虚,连官员俸禄都要拖欠,百姓因战乱流离失所,关中大地到处是荒地。

李适一开始确实想做事,他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支持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

把以前混乱的租庸调制,改成按土地和财产收税,每年分夏秋两次缴纳。

这个改革确实有效,两税法推行后,朝廷年收入从不足300万缗涨到了1200万缗,百姓负担也减轻了不少。

第二件大事就是整顿漕运,动乱之后长安米价飞涨,李适派韩滉疏通了汴河,粮食顺着运河直达长安,米价从一斗千钱降到了百钱。

另外他还改革盐铁专卖,把被藩镇霸占的盐铁资源收归中央,每年又多了几百万缗收入。

那时候的李适排斥宦官,重用陆贽、韩滉这样的能臣,陆贽建议他轻徭薄赋,他大多能听进去。

韩滉在江南治军严,他特意下旨表扬,朝野上下都觉得,大唐要回来了,可这种好势头,只维持了四年。

李适的第一个致命错误是重用了卢杞,卢杞出身官宦世家,长得丑,却特别会顺情说好话。

781年,杨炎因为反对李适给藩镇加官进爵,被卢杞趁机诬陷谋反,李适没查清楚就把杨炎贬到崖州,没多久杨炎就被赐死。

杨炎一死,卢杞当了宰相,开始大肆排除异己,他最狠的一招是陷害颜真卿。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也是忠臣,当时已经74岁,卢杞却故意派他去劝降反叛的李希烈。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送死,颜真卿也知道,却还是去了,最后被李希烈杀害,消息传到长安,李适居然没追究卢杞的责任,他还觉得卢杞会办事。

卢杞掌权后不仅害忠臣,还搞苛捐杂税,两税法本来减轻了百姓负担,可卢杞为了讨好李适扩军平藩,又加了间架税和除陌钱。

当时长安百姓为了逃税,有人故意把房子拆了,有人不敢做生意,街头的商铺关了一半,民怨越来越深。

可李适被卢杞蒙在鼓里,还以为国库充足,能靠武力解决藩镇问题。

后来李适派泾原士兵去平定李希烈的叛乱。

这些士兵本来就不满间架税,出发前又没拿到朝廷承诺的赏钱,路过长安时看到皇宫的奢华终于忍无可忍,终于冲进长安。

泾原兵变让李适受到了巨大的惊吓,他在奉天被叛军围了一个多月差点饿死,最后靠李怀光、李晟的军队才解围。

这次逃亡让他不再相信文武百官,反而觉得只有宦官最忠心。

回到长安后,李适做了两个影响唐朝百年的决定:一是让宦官掌兵权,他设立神策军护军中尉,由宦官担任,掌管长安的禁军。

以前唐朝宦官最多管管宫廷事务,现在却掌握了兵权,后来的宦官甚至能废立皇帝根源就在这里。

《旧唐书·宦官传》记载,贞元年间,神策军的将领全是宦官的亲信,朝廷大臣根本插不上手。

以前他还想削弱藩镇,现在却怕再引发兵变,只要藩镇不公开反叛,他就加官进爵。

河北三镇的节度使死后儿子继位,他直接下诏承认,淮西节度使吴少诚叛乱,他派兵打了败仗,就赶紧下诏赦免吴少诚,还封他为宰相衔。

藩镇看到皇帝这么软弱,胆子越来越大,后来的节度使甚至敢拒缴赋税、私设官吏,唐朝中央彻底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

李适晚年还变得贪财,他让宦官去民间采办,其实就是抢东西,地方官为了讨好他到处搜刮金银珠宝。

陆贽劝他不要贪私财,他反而把陆贽贬到忠州,再也不听忠臣的建议。

有人说,唐朝的昏君多,比如后期的唐懿宗、唐僖宗比李适更荒淫。

可李适的可怕之处在于他本来有机会中兴大唐,却因为自己的多疑、用人失误,让唐朝的三大毒越来越严重,再也无法根治,最终亲手毁掉了一切。

64岁的李适去世时留给儿子唐顺宗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帝国:藩镇不听号令,宦官掌握兵权,百姓困苦不堪。

虽然唐朝还延续了102年,可从李适之后,再也没有哪个皇帝能真正中兴,他或许不是让唐朝彻底覆灭的人,却是让唐朝彻底失去复兴希望的关键人物。

有中兴之志,无中兴之才;有改革之心,无用人之明,这句话,或许是对他一生最准确的总结。

参考资料:

1. [后晋] 刘昫等:《旧唐书·德宗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

2. [宋]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食货志》(两税法、间架税记载),中华书局1975年版

3.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泾原兵变、卢杞专权片段),中华书局1956年版

4.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藩镇与宦官关系分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5. 吴宗国:《唐代藩镇研究》(德宗对藩镇政策转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6. [唐] 陆贽:《陆宣公集》(劝谏德宗轻徭薄赋的奏疏),中华书局1985年版

7. 《通典·食货典》(两税法实施后的财政数据),中华书局1988年版

8. 郁贤皓:《唐刺史考》(德宗时期地方藩镇任职情况),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话剧《鳄鱼》主演赵文瑄获国家舞... 日前,我国专业舞台艺术领域最高奖项文华奖揭晓第十八届评选结果。演员赵文瑄凭借在话剧《鳄鱼》中的精湛演...
胡沈员、常宏基携力作巡礼!20... 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6日讯(记者 潘润华)11月5日,“2025湾区舞蹈艺术季”在深圳滨海艺术...
香港芭蕾舞团携史诗巨作《布兰诗...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1月6日报道:11月14日至15日,香港芭蕾舞团以其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作品《布兰诗歌...
抱犊崮“红叶徒步路” 多角度邂...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6日讯 金秋时节,枣庄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专为偏爱舒缓赏秋的游客,开辟了特色 “...
重庆启幕第二届匈中艺术沙龙 展... 中新网重庆新闻11月6日电(记者钟旖)第二届匈中艺术沙龙近日在重庆启幕。 本届艺术沙龙作为“2025...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具体刊发...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创刊于2010年,由安徽出版集团主管,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安徽博物院...
全世界范围内关于家族历史的书籍 中国宗族通史 第一部分、家族史书: 一、《世界家族史》 作者:Mary Abbott等人(美国) 提...
中俄师生交流陶瓷艺术 11月1日,山东交通学院顿河学院师生正在山东淄博孙佳陶瓷文化馆参观学习。当日,山东交通学院顿河学院大...
视觉中国档案频道:摄影师王文澜... 2025-11-06 12:05:48 作者:狼叫兽 在新闻摄影领域,有些作品能穿越时间长河,成为...
北京丰宝斋上门收字画:专业鉴真... 藏家手持名家字画想出手时,最怕遇“坑”——怕鉴价不准、怕流程不透明、怕付了画拿不到钱。北京丰宝斋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