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评价极高的皇帝之一,因为在他的治理下,大唐进入了盛世。然而,如果深入了解李世民的个人经历,你会发现他其实是个非常冷酷且果断的人,特别是他为了夺取皇位,甚至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哥哥。更让人惊讶的是,当时的皇帝李渊不仅没有惩罚他,反而在不久后选择提前退位。这究竟是为什么?李世民的权力究竟有多大?
李世民的地位非常特殊,虽然他当时既不是皇帝,也不是太子,但他掌握的权力却远远超过了许多人。这一切的根源要追溯到李渊还没有成为皇帝的时候。李世民在李渊初起之时,积极为他出谋划策,帮助他夺取了政权。当时,李渊答应过李世民,如果自己能够成功登上帝位,就会立李世民为太子。然而,等到李渊真正坐上了皇位后,他并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反而选择了立李世民的哥哥李策为太子。
为什么李渊会食言呢?其实,这背后有李渊自己的考量。李世民无疑是一个极其优秀的王子,但正因为他的能力过于出众,李渊担心如果将太子的位置交给李世民,自己的皇位就会受到威胁。为了安抚李世民,李渊做出了妥协,他将李世民封为“天策上将”,并赐给他两个铸钱炉,使得李世民能够独立铸造货币,掌握大量财富。除此之外,李渊还将李世民封为王爷,授予他与自己几乎等同的政治权力。虽然李策成了太子,但李世民几乎掌控了整个朝廷的实际权力,几乎可以说,李世民已经碾压了李策。
然而,李渊的这个决定却让他陷入了困境。随着李世民的政治力量不断壮大,他逐渐在朝中形成了强大的支持集团。最终,李世民策划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哥哥李策,迅速拿下了太子的位子。许多人认为,既然李策已经死去,李世民作为唯一的王子,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皇位,不需要再有其他争议。但令人费解的是,李渊在李世民登上太子之位后不久,竟然主动选择退位,令人不禁思考其中的原因。
李渊退位的背后,实际上是李世民的权力已经达到了极致。当时,李世民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拥有巨大财富和声望的王爷,他还拥有强大的政治支持。而他亲手杀死了李策,令所有人都对他心生畏惧。毕竟,若李世民敢杀死自己的亲哥哥,那么他也很有可能会对自己的父亲动手。李渊深知这一点,他不敢冒险,再任由李世民掌权,怕自己也会成为下一个牺牲品。为了保全自己,李渊在李世民尚且愿意听从他的话时,选择主动让位,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求得一个“善终”。
从这一切可以看出,李世民不仅拥有巨大的军事和政治权力,而且他在朝中的影响力已经到了无人能及的地步。李渊的早退,正是他对儿子李世民权力的深深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