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南朝的局势,那“混乱”最为贴切,而这种混乱的根源,主要来自南朝的皇帝们。历史学家赵翼曾给他们起了个名字——“荒主”,意思就是荒唐的君主。特别是南朝宋,最具代表性的荒主就有四位,而其中的第一位,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宋少帝刘义符。
那么,刘义符究竟是谁?他是南朝宋的第二位皇帝,也是宋武帝刘裕的长子。15岁时,他就被任命为太子。两年后,17岁的刘义符继承了父亲的位置,登上了皇帝宝座。按照古代的标准,17岁对他来说依然是个未成年(现在看也是如此)。而且,刘义符缺乏政治经验,这一点刘裕非常清楚。于是,在临终前,他特地安排了几位辅政大臣来帮助刘义符,这其中有中书监傅亮、司空徐羡之、领军将军谢晦等人。
按理说,辅政大臣是刘裕给刘义符留下的宝贵资源,应该帮助他更好地掌握政务,稳固自己的政权。但刘义符并不这么看,他把这些辅政大臣视为阻碍自己权力的“绊脚石”。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的历史都表明,对于年幼的皇帝来说,辅政大臣往往成为威胁,刘义符也不例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义符逐渐感到必须除掉这些“绊脚石”,才能真正掌握政权。但更有经验的傅亮等人抢先一步,发动了政变,成功将刘义符赶下了台。一个月后,刘义符被徐羡之派人杀害,年仅19岁。
关于刘义符的历史评价,《宋书》上曾提到他能文能武,不仅骑马射箭,也对音乐有所研究。那他荒唐在哪里呢?傅亮等人列出了几条罪状,首先是刘义符在父母去世后,依然沉迷歌舞,这显然不符合孝道。其次,他们指责他大兴土木,甚至认为他是个暴君。但实际上,史书中并没有具体证据证明这些指控。至于他是否无德、是否像个君主,实际上只是因为他年轻好玩,喜欢在宫廷里玩一些模拟市场的游戏。说他贪玩可以,但要说他完全没有君王的德行,这似乎有些过了。所以,刘义符被称为“荒主”,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恶意的指控。
刘义符去世后,原本应该由刘裕的次子刘义真继位,但因为刘义真被认为难以控制,最终被废除并杀害。辅政大臣们自然知道不可能再支持另一个刘义符上位,于是他们选择了性格温和的刘义隆作为新的皇帝。
然而,当刘义隆成功登上帝位并稳固政权后,他下诏诛杀了徐羡之、傅亮和谢晦三人。这个举动的背后,既是为了避免历史重演,也是为哥哥刘义符复仇。
历史的深度总是让人思考不已,关注我,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更多不同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