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随着豪杰四起,众多军阀纷纷割据一方。即便是出身贫寒的刘备,也凭借着虚无的皇室血统在江湖上闯出了一片天地。然而,争天下的英雄中,难道真没有汉室正宗的后裔吗?
答案是否定的,刘表便是西汉鲁恭王之后的正宗血脉。年轻时,刘表便以身材魁梧、才智出众而声名鹊起,最终被何进提拔为军候,一步步崭露头角,成为了荆州的大诸侯。鼎盛时期,刘表的势力横跨千里,掌握着十万雄兵。然而,尽管拥有如此庞大的资源,刘表却性格多疑、缺乏远大志向。麾下的名将如黄忠、魏延、文聘、甘宁等人都非常出色,但刘表却甘愿在荆州安享太平,未能充分发挥其战力,实为可惜。那么,刘表去世后,这些大将们又有何命运呢? 蔡瑁、张允的投降与落幕 建安十三年,刘表病逝,蔡瑁等人拥立刘表的次子刘琮为主。恰逢曹操南征,刘琮在蔡瑁等人的建议下投降曹操,而蔡瑁与张允也随之归降。此后,两人尽心辅佐曹操,尤其在水军方面表现突出。然而,《三国演义》中提到,在赤壁之战前,周瑜得知蔡瑁和张允精通水战,便决定除掉这两位敌人。蒋干受命去招降时,周瑜故意醉酒并透露他们投降的消息。蒋干回报曹操后,曹操大怒,最终将蔡瑁和张允处决。尽管史书未完全记载两人的结局,但曹操对他们的不忠行为极为反感,这也意味着,他们的下场可能并不美好。 甘宁的投靠与转变 甘宁的故事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年轻时,他因抢劫而声名狼藉,但却有着极高的义气和忠诚。后来,他接受了刘表的招募,成为荆州的一员猛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甘宁渐渐意识到刘表并非他理想中的明主。东吴正在招揽人才,甘宁心生投靠之意。于是,他帮助东吴攻打江夏并屡立战功,最终得到了孙权的青睐,成为东吴的著名将领。在东吴,甘宁找到了施展抱负的机会,成为了三国时期的一名悍将。 文聘的忠诚与智勇 文聘,刘表麾下的一员大将,在刘表去世后,面对曹操的大军,他选择坚持忠诚,并未随刘琮投降。曹操认为文聘为人忠诚,便任命他镇守江夏。在文聘的守卫下,江夏城屡次抵挡住了关羽的进攻,为曹操解决了许多后顾之忧。226年,孙权派兵围攻江夏,文聘巧妙地通过心理战成功击退了吴军,令曹操对他更为器重。然而,文聘虽为曹操的心腹,终究没有得到像黄忠那样的显赫位置,这也让人感到惋惜。 黄忠的崛起与英勇 黄忠的故事也充满传奇色彩。在刘备麾下,黄忠以勇猛著称,尤其是在定军山之战中,他亲手斩杀了魏将夏侯渊,从此一战成名。此后,黄忠被封为征西将军,并在战场上屡立战功,成为蜀汉的重要将领。尽管因常年征战身体损伤,黄忠最终不久去世,但他在蜀汉历史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魏延的北伐与悲剧 魏延是蜀汉后期的名将,在刘备去世后,他成为了蜀汉重要的军事力量。魏延与诸葛亮共同北伐,屡次取得显赫战功。他曾多次请求诸葛亮分兵,自己领兵攻取关中,但未获批准。魏延因此心生不满,并在诸葛亮死后与杨仪发生矛盾,最终导致了魏延的死亡,且全家被连坐。魏延的一生充满悲剧,他的才华未能得到完全的施展。 李严的权谋与失宠 李严,刘表麾下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在刘表死后并未选择投降曹操,而是投奔刘璋阵营。在加入刘备后,李严被任命为尚书令,并辅佐诸葛亮。然而,李严与诸葛亮之间始终存在矛盾,尤其在北伐期间,李严暗中派人向诸葛亮传话,企图让诸葛亮撤兵,推卸责任。最终,李严被贬为平民,并在诸葛亮死后积怨而死,结束了他颇具权谋色彩的一生。 这些从刘表手下走出来的大将,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他们在刘表时期并未能尽显才华,但在分别效力于不同的势力后,他们有的青史留名,有的命运凄惨,令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与英雄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