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煮酒与“英雄榜”背后的暗战 青梅煮酒并不是将梅子放入酒中煮着喝,也不是青梅酿的果酒。曹操曾经解释过这点:“记得去年征战张绣时,路上缺水,军士们口渴,我忽然心生一计,指着前方说‘前面有梅林’,大家听了纷纷开始流口水,顿时不再渴了。今天看到这些梅子,正值煮酒时节,真该好好赏赏这梅树,便邀请使君来小亭一叙。”
曹操所说的“青梅煮酒”其实是两人在小亭里对饮,桌上放着梅子和一壶热酒。曹操与刘备坐在一起,畅谈人生,如果他们能保持这种友谊,天下也许就少了许多战乱,百姓的生活也能早些恢复安宁。可是,命运弄人,最终他们如同同槽的两头驴,因争夺草料而起了冲突。 曹操与刘备合作,共同击败了当时最强的吕布,而接下来,他们的目标就是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江东的孙策和西凉的马家等人。如果这帮人联手,也未必能对抗曹操和刘备。但在曹操眼中,这些所谓的“英雄”其实并不足为虑,刘备的“青梅煮酒”时的高谈阔论,不过是表面的虚伪。几天后,刘备便放言:“袁术若投奔袁绍,一定会从徐州路过,届时我会派兵截击,必能轻易擒拿。” 毛宗岗看到这段时,也忍不住发笑:“青梅煮酒时称袁术是英雄,结果不过是忽悠曹操罢了。” 刘备说话虽巧妙,但往往真假难辨。事实上,他早已锁定了消灭的目标,其中包括兵力雄厚的袁术,掌控河北的袁绍,江东的孙策,以及手握兵权的刘璋、张绣、张鲁等人。曹操眼中这些“英雄”并无太大威胁,认为他们不过是过眼云烟,像袁绍那样,善谋却缺乏果断,终究不能成大事。 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曹操最终消灭了其中的四位“英雄”,刘备在一旁则渐渐收获了自己的利益。张绣、袁绍、张鲁、韩遂,这些“英雄”或被曹操收编,或被刘备轻松击败,整个局势如曹操所料。 曹刘二人如何瓜分“英雄” 曹操与刘备的合作,最终也摧毁了许多曾被认为是英雄的人物。袁术被刘备与曹操分食,刘备带着五万军队攻破了袁术的防线,造成了大规模屠杀,袁术死于血腥的战斗,只有少数人逃入江亭。曹操与刘备联手,几乎让这些所谓的英雄都陷入绝境。袁术的死,竟然没有引起太多震动,袁绍即便知道弟弟死了,依然通过原尚书郑玄去帮助刘备。 三国时期,许多父子兄弟间反目成仇,敌人之间却也通过联姻和合作缔结复杂的关系。曹操与刘备、孙权等人,不仅在战争中互为敌对,彼此之间的亲戚关系更是错综复杂。曹操将三个女儿嫁给了汉献帝刘协,刘协则将自己的两个女儿送给了曹丕。这种复杂的关系让三国时期的人际网变得错综复杂,常常让人摸不清。 英雄背后的“地盘与兵力”较量 虽然“青梅煮酒”时刘备口中称呼八位“英雄”,但是这些英雄的实力与地盘并不完全如他们所言的那样。孙策作为江东小霸王,或许在刘备和曹操眼中也不算最强。孙策的创业初期,实际上也曾依赖袁术的支持,袁术曾任命孙策为折冲校尉,并给予他军事力量。然而,孙策的命运并没有因此变得强大,他遇刺后,江东的重担转交给了孙权。 与孙策相比,刘璋则拥有西川的丰厚资源。要是刘璋能有像贾诩那样的谋士,他完全有可能守住天府之土,甚至走上与刘备一样的征途。历史也表明,西川的防守并非弱项,在成都保卫战中,川军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若刘璋能够坚持,可能会让刘备的西进计划受阻。谁强谁弱? 从地盘、兵力和综合能力来看,袁绍无疑是最强的。他控制着四州之地,兵力庞大,虽然最终败给了曹操,但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强敌。孙策虽然名声响亮,但与袁绍、刘表等相比,他的实力显然逊色不少。曹操的谋士郭嘉曾经评价孙策:“虽然有百万之众,但没有深厚的防备,一旦遇到刺客,很容易丧命。” 这些“英雄”虽然各自有强有弱,但他们的命运早已注定。三国局势变化莫测,利益永远是最重要的,朋友、盟友、亲戚关系在乱世中往往转瞬即逝。曹操与刘备的“青梅煮酒”正是这段历史的缩影,最终,他们的“英雄榜”不过是为了利益而一再变动的棋盘。 总结 最终,八位“英雄”虽然各具特色,但在三国历史的浩瀚背景中,曹操和刘备的利益才是最强大的驱动力。如果按照地盘、兵力和能力来排序,袁绍无疑是最强,孙策虽强,但未必是最顶尖。至于其他几位,他们的命运早已被历史的车轮碾压,最终成为曹操和刘备宏图伟业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