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国民党中将吴石,在临刑前却撒了个谎,但他这个谎却救了上千条人命,你说吴石将军,这人到底是“叛徒”,还是英雄?答案不言而喻。
他虽然穿着国民政府的军装,但在内心深处却早把新中国的种子悄悄埋下,他发誓要获取更多的有用情报,传送给我党。在身份暴露之后,他在酷刑中被打得面目全非,却硬是咬住一句假话,用谎言为同志筑起一道血肉屏障,吴石将军到底说了什么谎话,他又做了什么事情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吴石将军的故事。
他叫吴石,乃是福州人,家里可是正儿八经的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清末举人,饭桌上都能吟诗作对,家庭风气以及条件都非常不错。可这小子偏偏不走寻常路。1911年之时,才十几岁的吴石,就偷偷溜出家门,混进北伐学生军之中。背包比人高,步枪比腿长,走路都踉踉跄跄,可眼神里那股“救国”的劲儿,谁看了都心头一震。
后来吴石一路考进保定军校,又漂洋过海去日本陆军大学深造,为的其实就是学到真本领,毕竟有本领之后才有能力救国,要不然,怎么实现理想?回国时,手里攥着烫金文凭,整个人像镀了层光。在抗战爆发之后,吴石在国民党“国防部”干情报分析,天天熬到凌晨,就为从蛛丝马迹里扒出日军动向,他这份敬业精神很快得到认可。
一张地图、几行密电,有时真能救下一个连的性命。同事背地里都叫他“那个不怕死的福建佬”,可没人知道,他心里早就对这个政权寒了心,虽然老蒋很是看好他,但吴石已经在悄悄传送情报。
1937年,日军铁蹄踏进国土,他眼睁睁看着同僚不思抗敌,反倒忙着“搞副业” 抢金子、占洋房、搂票子,连小妾都排到第五个了,还美其名曰“五子登科”。吴石气得直拍桌子:“就这帮人,还想救中国?简直是可笑至极。”
真正让他“破防”的,是一次私下的饭局。当时老朋友吴仲禧请他喝酒,两人推杯换盏间,吴仲禧悄悄从桌下塞给他几本书。回家一翻,全是当时被列为“禁书”的《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吴石将军越读越睡不着,后来干脆跑到武汉珞珈山,挤在人群里听周恩来演讲。听完演讲回来,吴石将军明白:“这才是真能打胜仗的路子!”
为此,吴石还鼓起勇气去找白崇禧,建议全军学习《论持久战》,以此提升战力,以及战略思想。可是结果呢?人家眼皮都没抬,只淡淡回了句:“最近太忙,意思很简单,根本听不进去他的话。” 这一刻,吴石才是彻底看清楚,不是失望,是心死,他的心已经凉透了。他知道,这艘船不仅漏水,连龙骨都烂透了,再不跳,就得一起沉。
可跳船哪有那么容易?毕竟已经在贼船之上多年。要知道,他可是国民党高级军官,身份敏感得像颗定时炸弹。一步走错,全家陪葬,对,这就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直到1947年,命运才悄悄递来一根绳子,中共地下党找上门了。原来,周恩来早就注意到他:一个有理想、有能力、又对蒋政权深感失望的“可用之人”。
当时的辛亥元老何遂,曾经是吴石的恩师,他德高望重;而何遂的儿子何康,早已是中共地下党员。当时父子俩一合计,干脆办了场“家常饭局”,但是目的就是为了说服吴石将军。1947年4月,上海锦江饭店一间包厢里,吴石穿着便装推门而入,对面坐着刘晓和刘长胜,上海地下党的两位核心人物。
没有宣誓,没有签字,三双手一握,一条通往解放区的“情报暗河”就此悄然流淌。从此,吴石隔三差五拎着水果去“探望”老师何遂,但是明白人都知道,他此去的真意是什么。吴石前脚刚刚踏进门槛,后脚就把绝密情报塞给何康,意思很简单,赶快把情报线索送出去。动作快得像变戏法,连街坊邻居都夸:“这孩子真孝顺,但很少有人知道,吴石其实另有原因。”
1949年,国民党大势已去,准备撤往台湾。按理说,吴石这种“非嫡系”完全可以留在大陆,安稳度日。但吴石却主动申请赴台,原因非常简单,当时整个中国仍然处在混乱之中,吴石将军想获取更多的情报,以支撑战略布局。为什么?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他心里清楚: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如果不身赴险境,那么有用的情报根本无法获取,到时候就会有更多的流血。他能做的,就是要潜入敌人最核心的“大脑”,把最关键的情报送出去,如此一来,便能减少无谓的牺牲和流血。
到了台湾之后的吴石,他挂上“国防部参谋次长”的头衔,表面风光无限,实则如履薄冰,因为只有他知道,他其实是在“玩命工作”。即使如此,吴石还是在特务眼皮子底下,把台湾全岛防御图、兵力部署、通讯密码,一份份藏进牙膏筒、卷进油纸包,再通过地下交通员冒险送回大陆,这份精神,可谓是非常难得。这些情报,后来在解放军筹划渡海作战时,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筹码。
可惜,天意弄人,吴石将军最终还是暴露身份。在1950年,蔡孝乾被捕之后迅速叛变,供出大批名单,吴石将军包括,朱枫、陈宝仓等人都在名单之列。保密局连夜突袭,吴石连外套都没穿好,就被拖走,他们太想知道吴石背后之人,太想钓到这条大鱼,可结果呢?接下来的100多天,他经历了地狱般的折磨:老虎凳压得腿骨咯咯响,辣椒水灌进鼻腔呛得窒息,橡皮棍专往关节招呼……一只眼球当场爆裂,整张脸肿得连亲妈都认不出。
审讯官拍着桌子咆哮道:“快说!你还给谁递过情报?接头的人又是谁?赶紧说出来,只要说出来,就可以无罪释放。”
当时所有特务,都以为他会硬扛到底,或者彻底崩溃。可是当时吴石将军却异常平静地点了点头:“对,我递了,我确实送了情报,但那是在1949年的时候。”
这句话,看似认罪,实则是用命在“撒谎”。因为真相是什么呢?他从1947年就开始为中共传递情报了,也就是说特务们要从3年前查起。可吴石将军,为何偏要把时间往后挪两年,这是为什么?
一来,他想保家人。1949年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上台高喊“和谈”,他说自己是“响应上峰号召”,至少能让特务觉得“情有可原”,或许能留妻儿一条活路。
二来,也是最关键的,他要切断所有线索。要知道,当时的地下工作就像一串辣椒,绳子一抖,全得掉下来,事情的严重性可想而知。如果当时吴石自己承认从1947年就“下水”,那么特务必定翻查这两年所有接触者:一起喝过茶的、路上点过头的、甚至只是递过文件的,全得进牢房,如此一来就会花掉他们大量的时间,从而漏掉最近的最重情报线索。换句话来说,吴石把时间说成“1949年才开始”,等于把前面所有人藏进袖子,只让自己站在火里,他宁愿自己一人赴死,也要拼命保住更多的革命同志。
可惜的是,国民政府丢不起这个人。堂堂参谋次长“通共”,脸往哪儿搁?终于在1950年6月,吴石和三位战友被押到台北马场町刑场,老蒋集团对他们进行了枪决。临刑前,他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写下绝命诗:
“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瓮。”
吴石将军用一生证明:真正的忠诚,从来不是对某个党派或领袖,而是对脚下这片土地,对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未来负责,就像吴石所说,他为人民做事,即使是死,也值得了。
今天,提起吴石,很多人依然陌生。可正是这些“无名者”,在至暗时刻默默点灯,才让我们今天能走在阳光下,给吴石将军,前辈点赞,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