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起了对苏联的大规模进攻,动用了约550万兵力。这场战役标志着苏德战争的爆发,德国随后展开了对苏联的猛烈轰炸。然而,德国最终以失败告终,苏联在美英等国的帮助下逐渐扭转了局势,最终取得了胜利。很多人都在探讨,为什么德国会在二战期间进攻苏联?虽然苏德战争的原因复杂,但从苏德边界的局势来看,战争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毕竟,德国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面对着苏联不断增加的军事压力,难免不感到威胁。
到1941年,法国战役已经结束,德国的势力在欧洲迅速扩张,占领了大半个欧洲,唯一留下的挑战者就是英国,而大部分东欧国家也都倒向了德国。因此,苏联成为了德国最大的威胁。苏联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强国,而且在军事上与德国势均力敌。俄国自沙皇时代便是欧洲强国,军事实力名列前茅。进入苏联时期后,其军力依然强大,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德国。
苏联有着雄心壮志,并且不断壮大自己的军力。在1940年德国入侵波兰时,苏联并未坐视不理。苏联不仅分割了波兰,还将芬兰、罗马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国纳入了自己的影响范围。这些行动显示了苏联在欧洲的扩张野心,同时也让德国感到越来越紧张。为了抵御可能的德国进攻,苏联在东部防线设立了坚固的阵地,并大量储备军事物资,同时将工厂迁至西部。
苏联的军力在苏德战役前得到了极大增强,战时兵力达到500万,拥有近20000架飞机、24000辆坦克和10000门大炮。德国则有290万兵力,10000架战机和14000辆坦克。苏联还悄悄在边界部署了5个军队,并不断调动和增加兵力。这些举动让德国人感到苏联随时可能采取行动,德方自然感到紧张。
实际上,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苏联曾在德国背后捅了一把刀,这激怒了德国。1940年6月,德国与英法交战时,苏联趁机侵入罗马尼亚,夺取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这一行动本来已经让德国人不满,因为罗马尼亚是德国重要的石油供应地。如果苏联控制了罗马尼亚,德国的能源供应将受到威胁。因此,德国迅速调兵遣将,围绕罗马尼亚及巴尔干地区展开防线,为进攻苏联做好了准备。最终,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由此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