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非洲起源理论,大约六万年前,晚期智人从非洲出发,经过漫长的迁徙,最终到达中国,并取代了当地的原住民。因此,现代中国人被认为源自非洲。
这一假设的关键前提是,在五万至十万年前,中国境内并没有古人类活动的证据。这意味着,早期的中国人类已经灭绝,只有来自非洲的晚期智人才能进入并完全“占领”中国。如果在这个时期内,考古学家能够发现中国存在古人类遗址,那么这将打破从早期智人到晚期智人的过渡链条,挑战非洲起源理论。
然而,2020年,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的“皮洛遗址”出土了一批重要的考古发现。其中,皮洛手斧作为当时的顶尖工具,代表了当时人类的高科技水平,甚至能够与西方的晚期阿舍利遗址相媲美。这一发现直接推翻了“莫维斯线”的理论,后者曾把中国归类为落后文化,只能制造简单的砍砸工具,而将“莫维斯线”以西的地区视为拥有先进技术的地方。
令人惊讶的是,仅仅三年后,四川又有了新的重大考古发现。2023年,四川资阳乐至县的濛溪河遗址出土了超过10.5万件石器、动物化石和植物遗存,此外还发现了少量木器和骨器。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部分石器和骨器上都有人工刻痕,推测当时的人类已经掌握了切割、刻划和用火等技术,甚至出现了“X”形符号。
根据四川考古专家的评估,濛溪河遗址展示了大量国内外最早期的复杂人类行为,堪称旧石器时代物质遗存和相关行为元素最为丰富的遗址之一。最重要的是,科学测年结果表明,这些遗址的年代大约为7万至5万年前。这一发现证实了,中国古人类在五万至十万年前并未灭绝。
事实上,早在10.5万至12.5万年前的许昌人就已经存在。随后,又发现了被称为“道县人”的遗址,被西方学者认定为“无可疑的现代人”,即毫无疑问的现代人类,距今大约8万至12万年。这些发现表明,五万年前后,古人类在中国的存在持续不断,且逐渐演化出现代中国人。
更进一步的证据来自其他遗址。例如,山东沂水的跋山遗址,年代约为六万至十万年前,出土了9.9万年前的骨器;陕西汉中的疥疙洞遗址则从10万年前一直延续到1.5万年前。陕西考古研究院的专家张改课认为,这些遗址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早期现代人类演化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证据。
因此,濛溪河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中国古人类在五万至十万年前并未中断,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演化和进化逐步发展出今天的现代中国人。这使得此前推测现代中国人源自非洲的假设不再成立,因为相关的前提条件已经被推翻。
实际上,“非洲起源说”最初是基于基因推算而提出的,通过现代人类的基因,结合20世纪80年代的考古成果,提出了这一假说。然而,随着基因学的发展和考古发现的不断进展,这一理论也经历了许多修正。正因为如此,过去的结论并不一定适用于今天。随着中国考古的新发现,我们有理由重新审视这一假设,而不是盲目接受过去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