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常常被视为较低,但却有许多女性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勇气,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她们或因权谋改变了国家命运,或因才智促使国家兴盛,可以说,某些女性在历史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的时代,我们常常为三国的英雄人物感叹。但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三国的主导力量常常是男性,而女性的作用往往被忽视。
今天要讲的这位女性,非常不简单。若刘备能娶她为妻,胜过十个诸葛亮。她就是吴夫人——三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
吴夫人不仅是东吴三任君主的母亲,还是孙坚的妻子,孙策与孙权的母亲,可以说她在三国历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三国志·吴书·妃嫔传》有关于她的记载。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吴夫人并非《三国演义》中的吴国太。事实上,吴国太是《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而吴夫人实际上兼具了吴太夫人与吴国太的特征。因此,吴夫人可以说是《三国演义》里两个角色的合体。
吴夫人出身于官宦之家,她的父亲吴辉曾任汉朝的奉车校尉和丹阳太守,家境较为殷实。她从小便在家庭的熏陶下,展现出了出众的才艺。父母早逝后,她与弟弟吴景迁到了吴郡的钱塘县,并得到了亲戚们的照料。在这里,吴夫人渐渐成了一个才貌双全的美丽女子,吸引了本地豪杰孙坚的注意。
孙坚,出生在钱塘县,是一个非常有胆识的男子。他年轻时曾独自制服海盗,立下赫赫战功,声名鹊起。当得知吴夫人既美丽又聪明后,他决定向她求婚。尽管吴夫人的亲戚对孙坚这个人心生疑虑,认为他狡猾轻浮,不适合做女婿,但吴夫人却出于对家族的考虑,主动表示:“如果嫁给他后他对我不好,那也只能怪我命运不济。”
吴夫人嫁给孙坚后,生下了四个儿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还有一个女儿(通常说是孙仁或孙尚香)。孙坚虽然英勇,但也很冲动,最终在189年时参与讨伐董卓时遭遇不幸,被黄祖杀害,留下了孤儿寡母。
吴夫人带着儿女们迁往江东,在张纮的帮助下安定下来。她面临着生活的重压,但依然凭借其过人的智慧和坚韧,成功地教育了子女,尤其是孙权,成为了一个孝顺且有能力的继承人。甚至连曹操都称赞孙权是“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策在年轻时,性格暴躁,与父亲有些相似,但他逐渐带领父亲的旧部收复失地,吴家一度恢复了江东的控制。然而,孙策在200年遇刺,年仅26岁,吴夫人深知孙权年幼,担心江东士族的支持不稳定,便开始“垂帘听政”,辅佐孙权处理政务,并通过张纮和张昭的帮助,制定了许多重要决策。
吴夫人在去世后,被葬在苏州盘门外,与孙坚合葬。孙权为纪念她,特地在她的故居建立了“报恩寺”,以示尊敬和怀念。
从历史来看,吴夫人不仅美丽、温柔,还极具智慧,她不仅辅佐了东吴三代君主,也为东吴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位遗孀,吴夫人以坚强的品格和聪慧的决策,帮助了家族走出困境。她的才能或许没有诸葛亮那样显赫,但她的存在对三国的历史影响深远。若她能被刘备或曹操纳为妻,或许历史的格局会完全改变。
吴夫人的故事提醒我们,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女性的作用,她们的智慧和力量,往往能改变国家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