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字士季,出生在颍川长人(今河南许昌)。他父亲钟繇在他出生时已是高龄75岁,钟会自小便博学多才,才华横溢,堪比当时的大名士王弼。
在他的20岁那年(245年),钟会进入宫廷担任秘书郎。四年后,24岁的他升任中书侍郎,深得司马师的赏识。到了254年,曹髦即位,他被赐为关内侯,并逐渐在权力的斗争中崭露头角。
钟会的一生,充满了权谋与背叛。255年,司马师为了平定淮南叛乱,钟会负责机要工作。随着司马师的去世,曹髦意图谋权,钟会与傅嘏密谋,甚至以武力威胁曹髦。之后,在诸葛诞叛变时,钟会巧妙使用离间计,最终成为平定叛乱的关键人物。
随着他升任司隶校尉,权力逐渐加大。262年冬,钟会被任命为镇西将军,负责关中军事;263年,他开始统领十万大军进攻蜀汉。同年秋,钟会和邓艾成功攻占蜀地,并凭借此战功被任命为司徒,并封为县侯。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钟会最后竟然背叛了自己曾帮助建立的司马家族。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位曾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选择反叛呢?
钟会的功劳
1. 平定毌丘俭之乱:毌丘俭和文钦在淮南起义,司马师当时因病难以亲征,钟会等人力劝司马师亲自出征。最终,司马师亲赴战场,平定叛乱。此举不仅维护了司马家族的权威,还避免了其他权臣可能的篡位阴谋。
2. 挫败魏帝曹髦的夺权计划:司马师死后,曹髦试图通过夺权控制局面,但钟会与傅嘏合作,直接武力威胁,迫使曹髦不得不接受司马昭的权力布局。这一事件使得司马昭迅速获得了大将军等重要职务,而钟会也被任命为黄门侍郎,深得司马昭的信任。
3. 淮南三叛:当时,吴国派兵救援诸葛诞,钟会巧妙地通过伪造信件,成功让部分吴军投降。这一计谋直接瓦解了敌方的防线,钟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谋士。
4. 支持伐蜀:面对蜀汉的威胁,司马昭决定采取军事行动以解决蜀汉问题。钟会力挺司马昭,积极策划了魏军的蜀汉攻势,并成功攻占汉中。
5. 拿下汉中:钟会在263年率领十万大军攻占汉中,几乎让蜀地全面投降。司马昭为此极为赏识,册封钟会为司徒。如果钟会能够继续忠诚,他无疑将成为西晋的开国功臣。
为什么钟会反叛?
尽管钟会获得了极大的权力与荣誉,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在西晋成立之前,钟会已经意识到,掌握军权便能掌握帝位。作为司马氏的重要依靠,他看到了权力的诱惑,尤其是在蜀汉战役后,他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挑战司马家族。
最终,钟会决定反叛。当他收到司马昭的信件后,他意识到自己被司马昭排除在外,心生不满。尽管钟会知道司马家族的实力雄厚,但他认为自己有能力一举夺权。因此,他开始策划自己的反叛行动,决定率军向洛阳进军,打倒司马昭。
然而,司马昭早已识破了钟会的心思,并做了充分准备。魏军的将领们对于反叛并不感兴趣,最终,钟会的叛乱因缺乏支持而失败。钟会最终死于兵变,年仅40岁。
结语
钟会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曾为司马家族立下赫赫战功,却最终因权力欲望走向背叛。这个故事也反映了古代权力斗争的残酷和复杂。尽管钟会的反叛最终失败,但他与司马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依然是历史上的一大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