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有著名的五虎大将,曹魏则有五子良将以及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许褚等猛将;东吴也有享誉一时的江表十二虎臣。这些名将的传说,都是历史上有据可查的。比如《三国志》里,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被归为一组;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也是一组;东吴的程普、黄盖、韩当、蒋钦等则被列在另一个组,大家对比一下,就会发现曹魏的名将数量更多。
除了五子良将,曹魏还有如夏侯曹、李典、李通、文聘、臧霸、许褚、庞德等猛将。而东吴的阵容不仅仅是十二虎臣,还包括了太史慈、周瑜、吕蒙、陆逊等。而蜀汉除去五虎大将,能拿得出手的几乎只有魏延和姜维。可以想象,在没有太多强将的情况下,诸葛亮该是有多么无奈。 曹操手下的猛将与谋士的数量之多,的确不是吹的。如果单单拿曹魏的十位猛将与蜀汉五虎大将来对比,曹魏的胜算至少有七成。这还不包括典韦、曹彰、曹休等人。而东吴的十二虎臣,如果一同出击,蜀汉的五虎大将恐怕也只能被迫突围。甚至不必等太史慈等人出手,光是这些猛将的联合,已经足以威胁蜀汉。 有人说五虎大将打不过江表十二虎臣,这个结论让许多人难以接受,但历史记载就摆在那里。比如甘宁单枪匹马就能对抗关羽。史书中提到,关羽带着三万兵力准备渡江,却被甘宁以三百人力阻。甘宁甚至有信心通过他的威慑力让关羽停下脚步,这个例子就表明了即便关羽兵力远超,甘宁依然能制造威胁。 而在三国历史中,除了关羽和吕布,几乎没有太多关于单挑的记载。因此,若我们要对比五虎大将、五子良将以及江表十二虎臣的武功,不能只依赖《三国志》及其他史书,还得参考《三国演义》。即便《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是倾向于赞美刘备,但其中也不乏曹魏和东吴的猛将威名。例如,曹操曾多次利用人数优势进行团战,这也让他能在关键战役中取得胜利。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有时能在巅峰状态下击败徐晃和许褚联手,但却始终难以战胜夏侯惇。这一点,反映出曹魏的顶级战力到底是在许褚和五子良将之间,还是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人之间。夏侯惇的耐力和抗击打能力堪称一流,曾在面对吕布时,一败一平,显示出他不凡的战斗力。 此外,夏侯渊也是一位强悍的将领。即便是老将黄忠,也无法在正面与夏侯渊抗衡。若关羽面对夏侯惇与夏侯渊的联合,恐怕也无法轻易取胜。另一方面,关羽、张飞与赵云等蜀汉的猛将,虽然在一些场合展现出卓越的战斗力,但面对曹魏的强敌,依然难以全胜。 再看黄忠,在《三国演义》中,虽然能与关羽对抗一百回合,但面对徐晃和张辽等猛将,还是显得力不从心。例如在汉中之战中,黄忠曾因被徐晃和张郃围困,几乎难以脱身,若不是赵云及时赶到,黄忠的命运可能早已定。综上所述,若把曹魏的十猛将、东吴的十二虎臣和蜀汉的五虎大将放在一起对战,曹魏和东吴联合的力量无疑更强,蜀汉即使拥有五虎大将,也难以与之匹敌。如果以平等的兵力对决,蜀汉可能会在几场战斗中败下阵来,尤其是面对人数更多、阵容更强大的敌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