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在于两点:第一是太平天国的内讧,第二就是因为列强以及汉族士绅对清廷的支持。不过,我个人觉得,即便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古代,太平天国运动也很难实现推翻清廷的诉求。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太平天国的首领洪秀全的军事能力几乎为零,就制约了太平天国的发展。
1、军事家创业
有这样一段看似搞笑的问答:XXX家为什么很有钱?答案是:XXX能赚钱。这句话好像很有道理,但却也是正确的废话。
不过,宛如一个家庭想要富裕,就需要有个非常具备赚钱能力的人才行。一个道理,在古代华夏,任何一个能成功建立政权的领导者,都具备军事家的属性。甚至军事家的属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开创新王朝不外乎两个模式:
第一,是农民起义模式。农民军首领以军事斗争手段推翻原先的王朝,或者从原先的王朝手里夺取土地,建立新王朝。这种模式下,能成功的,其领导者无一例外都具备军事家的身份:比如秦朝末年的刘邦就是军事家。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武将出身。终究在乱世,军事才干才是硬通货。
第二,军阀做大模式。其实如果从统计角度来说,中国古代大部分封建王朝其实是被军阀推翻的,而非被农民军推翻。比如东汉灭亡后形成的魏蜀吴三国,其当家人无一例外不是军阀出身——其中曹操更是中国古代史上优秀的军事家。
而夺取曹魏政权的司马懿,虽然不是军阀,但也是具备军事背景的人,本身也算得上军事家。
总之,在古代华夏,一个新兴势力想要结束旧王朝,其领头人都是军事家背景。并且,也几乎很难找到成功推翻旧王朝以后,其领头人不具备军事家背景的情况。
2、太平天国的悲剧
太平天国的核心悲剧莫过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的高层处于二元制模式:天王洪秀全是太平天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是洪秀全不论是军事还是行政能力都很差。尤其是军事方面,洪秀全和白丁差不多。反倒是杨秀清是负责太平天国的军政事务。在杨秀清的统帅下,太平军的各路武将还能同清廷周旋。
但是这种二元制模式注定是隐患重重的:比如杨秀清会觉得自己凭什么奉洪秀全为主?自己才是真正的创业者。而洪秀全对杨秀清也充满猜忌。所以洪秀全和杨秀清之间的冲突是必然的。
杨秀清是洪秀全的臣子,这一点导致在合法性方面,杨秀清处于先天不足的劣势。所以洪秀全利用韦昌辉杀死杨秀清。但同时洪秀全又设计害死韦昌辉,逼走石达开。不过,对于洪秀全来说,这一切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洪秀全的心病——因为洪秀全本身没有军事能力,又猜忌手底下的武将,结果就是太平天国高层互相猜忌。甚至洪秀全为了平衡各大军头的关系,往往也会做出剜肉补疮、利敌不利己的觉得。太平天国运动后期,陈玉成和李秀成的军事斗争发挥遭遇很大限制,很难说这不是洪秀全猜忌的结果。
3、结语
所以洪秀全的短板,注定了太平天国的命运。
其实在元末有类似的具备:比如不具备军事家素养的韩宋皇帝韩林儿,虽然旗下大将朱元璋成为了元末乱世最大的赢家,但是,韩林儿最终结局却很惨:毕竟朱元璋没有义务给韩林儿白白打天下。
所以洪秀全猜忌手下武将不难理解:毕竟,即便是陈玉成推翻清朝,也很难保证陈玉成会不会做出对洪秀全不利的事情。
所以,太平天国一开始的权力格局,就后遗症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