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太愿意写太平军北伐的故事,因为这场北伐实在太过惨烈了。经过长期的绝望和极度的恐怖,人性会变成什么样?这些内容有些残忍,不太适合在吃饭时阅读,但我会尽量隐晦地描述。
一
详细地叙述一场战争的每一个细节往往很无趣,繁杂的地名、人名、时间点很容易让人迷失。这也是我不喜欢写战争的原因。因此,我写的历史往往是碎片化的,透过这些片段,如果你一直读下去,就能慢慢拼凑出整个太平天国的轮廓。
太平天国在定都南京后匆忙决定北伐,主要是因为此前的一切都进展得过于顺利。1851年起义,1853年定都南京,从起义到定都,仅仅用了两年时间。这个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相当于一个初创公司两年内就上市了。并非太平军战斗力特别强,而是因为他们遇到的敌人太弱,清政府还没反应过来,他们就已经成功定都了。
这两年间,太平军几乎没碰到什么强敌,虽然有几场重要战役(比如长沙、桂林),但并未成功。夺取武昌和南京也相对轻松。在定都南京时,气氛如同盛大的庆典,胜利让领导们飘飘然,杨秀清和洪秀全都觉得江山指日可得。
在出征北伐前,洪秀全给出的指示是:选择小路行军,迅速攻占北京,不要浪费时间打城池。就像下棋一样,直接采取马过河的策略,目的就是“将死”对手。
太平军的北伐几乎没有准备,甚至没有为冬季做足衣物准备。出发时是5月,他们居然以为三四个月内就能拿下北京。确实,太平天国曾在给外国的官方信件中提到,两三个月内就能灭掉清朝。
1853年5月,北伐开始,由林凤祥和李开芳带领,兵力大约2万。初期,进军顺利,沿途各地几乎无人抵抗,敌人都在逃跑,只有偶尔在一些府城会有抵抗。太平军一路顺利走到了黄河边,然而他们没有船只渡过黄河,最终不得不绕道走了600里才找到渡船。
到了保定后,北京震动不已,达官贵人纷纷逃跑,甚至连咸丰帝都准备逃往热河。但清朝的防线并没有崩溃,僧格林沁等人带领大量清军驻守北京。太平军不得不改变策略,最后停在了天津,开始转守为攻。
随着时间流逝,天气渐渐转冷,士兵们因为长时间的远征和连败逐渐感到绝望。这时,人性在绝境中的另一面逐渐显现。食物匮乏,士兵们开始变得无所顾忌,他们渴望的是女人,而不是金钱和官位。
因此,为了激励士气,首领们违背洪秀全的禁令,开始掠夺民间女子,赠送给有功的士兵。士兵们立功后,竟然得到如同奖赏的女人。比如,一名新兵立下战功后,得到了两名女子作为奖励。
有时,首领们甚至提前奖励士兵,给他们一个女人作为激励。这些行为虽然极其不道德,但也能看出,士兵们已经到了几乎绝望的境地。他们对生命失去了信心,只想在此刻尽情享乐。
接下来是更加残酷的现实。在北伐的过程中,食物越来越短缺,士兵们开始吃人肉。为生存下去,他们开始将捕获的敌人、逃兵甚至俘虏的女子吃掉。为了能继续活下去,士兵们甚至有时强迫其他人吃人肉。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二
食人行为虽然极为不道德,但这时候,太平军士兵的生存已经没有任何底线。饥饿和绝望让他们陷入了无尽的黑暗。这种现象分为两种原因:一是生存的本能,二是仇恨和报复,甚至为了某种宗教信仰。
当时,太平军的困境已经非常严重。1863年冬天,北方严寒,士兵们赤脚行军,很多人在寒冷中死去。连站立一会儿的机会都没有,冻死的人比比皆是。经过数月的艰苦行军,剩下的兵力已经所剩无几,士气低落,身体也接近崩溃。
而在围困的连镇,太平军已经没有任何补给,所有的食物和物资都被掠夺一空。为了生存,士兵们开始吃马、骡、树皮,甚至拿刀鞘、皮箱做食物。饥饿最终让他们到了食人这一地步。
当一切资源耗尽后,剩下的食物就是俘虏和掠来的女子。这些女子并没有做错任何事,然而她们成了饥饿中的祭品。清军后来记载,太平军在极端困境下,开始将俘虏的人体割肉煮食,情况异常惨烈。
有些太平军的士兵死后,发现他们身上居然藏有肉块。即便是死去的士兵,他们的尸体也会被用来充饥。为了生存,他们在身上放药丸,强迫其他士兵吃下这些“食物”。
三
这种食人行为不仅仅出现在战场上,它反映了当时灾区人民的普遍困境。许多地方的百姓都处于极度贫困中,甚至有民众为了生存,不得不食用同胞的尸体。官员在奏折中描述看到路旁死去的无助饥民,那些可怜的百姓死状惨不忍睹。
曾国藩在日记中提到过,一种“肉”突然涨价,令人心痛。而他并没有提到的,可能就是战争中的人肉交易,某些地方已经严重到人们互相残杀来换取食物的地步。
这让我思考,我们的祖先到底是怎么熬过来的?太平军的恨意和复仇,并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历史的积怨。战争的残忍让人类失去理智,双方在没有底线的对抗中,最终制造了一个人间地狱。
战争永远没有赢家。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十年后,太平天国虽然还有反抗,但早已伤痕累累。北伐军几乎全部消失,而残存的几人也早已在绝望中死去。
战争带来的深刻伤痛,无法用简单的语言去描述,它折射的是人性的阴暗面。通过这段历史,我们看到人类的光辉与黑暗,同时也感悟到爱与宽容的重要性。
四
有位哲学家曾说,“爱你的敌人。”如果这句话让你感到不解,可以换一种思考方式:不要对敌人过于残忍。只有经历过极端的惨剧,才能理解这句话的深意。过度的恨意,最终只会把自己推向更深的黑暗。
对敌人过于残忍,就如同挥舞着一把刀。最终,这把刀可能会伤害到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历史教训让我们明白:愤怒和恨意,不应成为生活的主导,否则最终我们会伤害自己。
今天回望那段历史,心情非常复杂。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悲剧,是一群无知者的远征,他们走得太远,陷入了绝望,最终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