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当今十大傻”放回史料:十类愚行的古今对照
其一:以天象当护符。贞观十七年六月朔日食见,太宗避正殿受谏,《旧唐书·五行志》载其自责。愚在把天变当背书,智在借灾异校正政策。
其二:好大喜功的工程。隋开永济渠,设都水监督造,考古在洛阳北段钻探出多期淤积层,运河一堵,运“石”数十万的军粮即滞。无粮道之胜,未之有也。
其三:只看报表的官箴。里耶秦简一号井出土县署日常牍记,仓粟出入、戍卒籍帐细密到日。愚在“字面体面”,智在账外的抽检与问责。
其四:法令频改的忙乱。《汉书·食货志》言“法令烦苛,日改月更”,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亦见条繁。法不留行,基层自生“土法”,其害甚于无法。
其五:以榷利代德政。《盐铁论·本议》有言:“愿罢榷酤,弛山泽之利,以便民生。”专卖账上赢,市井气口却紧——重商税而抑生计,常致“虚盈实绌”。
其六:滥发货币的幻觉。北宋“交子”失当,市易乱价;罗马帝国三世纪银币含银骤降,货币学界以钱币出土成分证之。闾巷有谣:“米贵如珠,薪贵如桂”,通胀从不讲情面。
其七:弃医从巫的心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M1)帛书《五十二病方》载灸熨、导引与剂量,重经验而少神秘。愚在信口传“秘方”,智在尊重可复验之术。
其八:弱化边防的短视。居延汉简所记烽燧传炬、配给程式,织成“十里一候、百里一台”的警报网;若削粮饷,边塞空虚,关隘(如玉门)即成虚设,千里之防坍于一“升”之粟。
其九:崇器轻制的错位。晚清官办船坞购巨舰而忽军政法度,器可买,操典、军纪、后勤与海图测绘之学买不得。器物离制度,等于把利刃交给稚子。
其十:拒谏的自困。《贞观政要》记太宗语:“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朝廷若“门如固,谏如壅”,上下皆失真,政策循环在自我安慰中。
朝堂的争辩与仓庾的冷账、钱币的银色与运河的泥沙,跨越千年同指一处:轻信、躁进、好大喜功与报喜不报忧,从不是“今人独有之傻”。司马迁自誓“通古今之变”,这十类愚行,你还见过哪些古今互照的实例?欢迎举出一条史料或一件器物,与我再续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