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称帝后,诸葛亮为何紧握大权、带甲上朝?
创始人
2025-10-13 22:07:28
0

引言:抛出疑问,引发好奇

在三国那段英雄辈出、风云变幻的历史中,蜀汉的故事总是让人津津乐道。其中,刘禅登基称帝后,诸葛亮掌握着实权且上朝带甲士百人的现象,格外引人注目。按理说,刘禅既已称帝,就应亲掌朝政,可诸葛亮却迟迟未还政,上朝还带着甲士百人,这究竟是为何?是诸葛亮贪恋权势,还是背后另有隐情?

白帝城托孤:权力的起点

要探寻这一现象的缘由,得从白帝城托孤说起。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被东吴杀害,刘备报仇心切,不听诸葛亮等大臣的劝阻,亲自率军攻打东吴,却在夷陵之战中被东吴将领陆逊火烧连营,惨遭大败 。刘备一路败退,最终退至白帝城,一病不起。此时的蜀汉,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可谓是风雨飘摇。

章武三年(223 年)春天,刘备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将诸葛亮从成都紧急召至白帝城永安宫,进行了著名的白帝城托孤。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话表面上看,是刘备对诸葛亮能力的高度认可和极度信任,将蜀汉的未来完全托付给了他,甚至表示如果刘禅不堪辅佐,诸葛亮可以自行称帝。但实际上,这背后也隐藏着刘备的制衡之术。

刘备深知,诸葛亮才智超群,在蜀汉政权中威望极高,且拥有卓越的治国理政能力。自己去世后,若要维持蜀汉的稳定和发展,诸葛亮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然而,刘备毕竟是一代枭雄,对权力有着本能的掌控欲和警惕性。他也担心自己死后,诸葛亮权力过大,无人能够制衡,从而威胁到刘禅的皇位和蜀汉的江山社稷。所以,刘备一方面给予诸葛亮极大的权力和信任,另一方面又安排了尚书令李严作为副手,与诸葛亮共同辅政,以达到权力制衡的目的。李严是益州本土势力的代表人物,在益州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和势力基础。刘备让他与诸葛亮相互制约,既能利用李严来牵制诸葛亮,防止其权力过度膨胀,又能借助诸葛亮的才能和威望来稳定大局,同时还能安抚益州本土势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刘备对诸葛亮说的这番话,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试探和敲打。刘备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观察诸葛亮的反应,以确定他是否真的忠诚不二。诸葛亮自然明白刘备的心思,当即哭拜在地,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向刘备表明了自己的忠心和决心。此后,诸葛亮也确实如他所言,为了实现刘备的遗愿,为了蜀汉的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刘备还特意下诏敕令后主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进一步强调了诸葛亮的地位和权力,要求刘禅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诸葛亮,凡事都要听从他的教导和安排。就这样,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成为了蜀汉实际上的掌权者,开始全面主持蜀汉的军政事务,开启了他为蜀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征程 。

蜀汉的内忧外患

(一)内部势力纷争

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主要依靠着元老派、荆州派、东州派和益州派这四大派系的支持。但这四大派系之间,矛盾重重,利益诉求各不相同 。

元老派是最早追随刘备的一批人,像关羽、张飞、赵云等,他们和刘备关系最为亲近,是蜀汉政权的元老勋臣 。然而,这一派系人数较少,且武强文弱,在蜀汉建立前后,许多重要人物就相继离世,势力逐渐衰落 。

荆州派以诸葛亮为首,成员多为刘备在荆州时招揽的人才,如马良、马谡、蒋琬、费祎等 。这一派系文武均衡,是蜀汉政权的中坚力量,掌握着蜀汉的军政大权,在蜀汉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

东州派是刘焉父子入蜀时带去的势力,以及收编的流民组成的 “东州兵” 。他们在蜀汉拥有较强的军事力量,成为蜀汉政权的中层权力掌握者 。像法正、李严、许靖、董和、孟达等,都是东州派的重要人物 。刘备和诸葛亮都十分重视拉拢东州派,给予他们重要官职和权力,以换取他们的支持 。

益州派则是益州本土的豪族势力,他们在益州根基深厚,人数众多,在地方上影响力极大 。但在蜀汉政权中,益州派却长期受到其他派系的打压和排挤,难以进入核心权力圈子 。像谯周、周舒、杜琼等益州派的代表人物,大多得不到重用 。

这些派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严重影响了蜀汉政权的稳定和团结 。荆州派掌握着大权,占据了大量的政治资源,引起了其他派系尤其是益州派的强烈不满 。益州派认为自己是益州的主人,却在自己的地盘上得不到应有的地位和权力,心中充满了怨恨 。而东州派虽然与荆州派有一定的合作,但也存在着利益上的分歧和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蜀汉内部政治局势错综复杂,矛盾一触即发 。

刘禅初登皇位时,年纪尚轻,缺乏政治经验和威望,难以平衡各方势力之间的关系 。他根本无法驾驭这些派系之间的明争暗斗,也无法有效地协调各方利益,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内乱,导致蜀汉政权的分裂和崩溃 。而诸葛亮凭借着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崇高的威望和丰富的经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住各方势力的矛盾,维持蜀汉政权的稳定 。他通过巧妙的政治手段,对各派系进行拉拢、制衡和安抚,使他们能够暂时放下分歧,共同为蜀汉的发展效力 。

(二)外部军事威胁

除了内部的势力纷争,蜀汉还面临着来自外部的严重军事威胁,主要来自曹魏和东吴 。

曹魏占据着北方广大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军事力量强大,是三国中实力最为雄厚的一方 。曹魏一直将蜀汉视为心腹大患,时刻都在寻找机会消灭蜀汉,实现天下统一 。诸葛亮北伐之前,曹魏就多次对蜀汉边境发动小规模的侵扰和试探性进攻,试图削弱蜀汉的实力 。例如,在刘备去世后不久,曹魏就曾集结大军,企图一举攻占蜀汉,但由于诸葛亮采取了有效的防御措施,成功地抵御了曹魏的进攻 。

东吴占据江东地区,凭借着长江天险,建立了稳固的政权 。虽然东吴与蜀汉在赤壁之战后结成了联盟,共同对抗曹魏,但双方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始终存在 。尤其是荆州问题,一直是吴蜀联盟的一大隐患 。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吴蜀之间的关系急剧恶化,刘备为了夺回荆州,兴兵伐吴,结果在夷陵之战中惨遭大败 。此后,虽然诸葛亮努力修复吴蜀联盟,但双方之间的信任已经大打折扣,东吴对蜀汉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警惕和防范 。在蜀汉面临曹魏的军事压力时,东吴也并非每次都会全力相助,有时甚至会为了自身利益,采取观望态度或做出一些不利于蜀汉的举动 。

在这种严峻的外部军事威胁下,蜀汉必须拥有一位强有力的领导者,能够统筹全局,制定合理的战略战术,有效地应对来自曹魏和东吴的威胁 。诸葛亮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他不仅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还对曹魏和东吴的情况了如指掌 。他深知蜀汉与曹魏之间的实力差距,因此采取了以攻代守的战略,主动北伐曹魏,试图通过北伐来打乱曹魏的战略部署,消耗曹魏的实力,同时也为蜀汉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 。在北伐过程中,诸葛亮精心策划,巧妙用兵,多次给曹魏军队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让曹魏不敢轻易小觑蜀汉 。例如,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出其不意地攻打陇右地区,使得曹魏朝野震动,一时间不知所措 。虽然最终北伐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取得成功,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蜀汉的安全和尊严 。

诸葛亮的理想与追求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他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理想 。在《隆中对》中,他就为刘备制定了 “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的战略规划,其最终目标是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这不仅是诸葛亮个人的理想,也是蜀汉政权建立的重要目标和旗帜,更是无数仁人志士追随刘备的重要原因 。

在诸葛亮看来,曹魏篡汉,是汉室的敌人,必须予以讨伐 。他始终将恢复汉室正统视为自己的使命,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北伐曹魏,就是他实现这一理想的重要途径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也表达了自己对先帝刘备的忠诚和对兴复汉室的坚定决心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要实现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的宏伟目标,就需要高度集权,集中蜀汉的所有资源和力量 。只有诸葛亮掌握着实权,才能有效地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制定并执行统一的战略计划 。例如,在北伐过程中,诸葛亮需要征调大量的士兵、粮草和物资 。如果权力分散,各方势力各自为政,就很难保证这些资源能够及时、足额地供应 。而且,北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来统筹全局,指挥作战 。诸葛亮凭借着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经验,能够制定出合理的战略战术,带领蜀军与曹魏军队进行战斗 。如果将权力还给刘禅,以刘禅当时的能力和经验,很难承担起北伐的重任,也难以实现诸葛亮的政治抱负 。

刘禅的态度与能力

(一)刘禅的能力局限

刘禅性格温和、宽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持朝堂的和谐氛围。但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这种性格也暴露出了诸多弊端。他缺乏决断力,在面对重大决策时,往往犹豫不决,难以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 。例如,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对于是否继续支持北伐,刘禅内心摇摆不定 。一方面,他深知北伐是为了实现 “兴复汉室” 的目标,是蜀汉的重要使命;另一方面,他又担心北伐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蜀汉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 。这种犹豫不决的态度,使得他在北伐问题上无法给予诸葛亮坚定的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伐的进程和结果 。

此外,刘禅的治国理政能力也相对有限 。他缺乏政治经验,对国家治理的复杂性认识不足 。在处理政务时,他常常依赖身边的大臣,缺乏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而且,刘禅还比较贪玩,对朝政的关注度不够,没有将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国家的治理中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在世时,刘禅还不敢过于放纵自己,但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便开始肆意享乐,逐渐疏远了朝政 。他大兴土木,修建宫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蜀汉的财政状况日益紧张 。

(二)刘禅对诸葛亮的信任

尽管权力被诸葛亮削弱,但刘禅对诸葛亮却表现出了极高的尊重和信任 。他深知诸葛亮的忠诚和能力,也明白自己在治国理政方面的不足 。因此,他选择放权给诸葛亮,让他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为蜀汉的发展出谋划策 。

刘禅继位后,一直将诸葛亮视为 “相父”,对他言听计从 。在朝堂之上,刘禅给予诸葛亮极高的礼遇和尊崇,将国家的军政大权都交给了他 。在生活中,刘禅也对诸葛亮关怀备至 。例如,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刘禅多次派遣使者前往前线慰问,询问诸葛亮的身体状况和作战情况 。他还亲自为诸葛亮准备衣物和药品,表达自己对他的关心和爱护 。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悲痛欲绝,亲自为他主持葬礼,并下令全国哀悼三日 。对于那些诽谤诸葛亮的人,刘禅毫不留情地予以惩处 。比如,李邈上书诋毁诸葛亮,称他 “身杖强兵,狼顾虎视”,刘禅得知后,勃然大怒,立即将李邈下狱处死 。这充分体现了刘禅对诸葛亮的敬重和维护,也表明他对诸葛亮的信任是发自内心的 。

诸葛亮带甲士上朝之谜

(一)历史记载与争议

关于 “诸葛亮带甲士百人上朝” 这一说法,其出处主要来自《晋书・桓温传》 :“温乃废帝而立简文帝。诏温依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赐钱五千万,绢二万匹,布十万匹 。” 从这段记载来看,似乎是东晋朝廷让桓温效仿诸葛亮,准许他带甲士百人入殿。但这并不能直接证明诸葛亮就真的带甲士百人上朝 。在《三国志》等更为权威的正史中,并没有明确记载诸葛亮上朝带甲士百人的情况 。而且,《晋书》成书时间距离三国时期已经过去很久,其中的记载可能存在一些演绎和夸张的成分,也有可能是桓温为了给自己带甲士上朝的行为寻找合法性,而故意编造或歪曲了 “诸葛亮故事” 。因此,对于 “诸葛亮带甲士百人上朝” 这一说法,存在很大的争议,不能轻易相信 。

(二)背后的可能原因

即便 “诸葛亮带甲士百人上朝” 这一说法存疑,但作为蜀汉丞相,诸葛亮身边有一定数量的侍卫保护却是合理的推测 。从保护自身安全角度来看,三国时期局势动荡,政治斗争残酷,暗杀事件时有发生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核心人物,掌握着蜀汉的军政大权,自然成为了各方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 。他不仅要面对来自敌国曹魏和东吴的刺杀威胁,还要防范国内一些对他不满的势力的暗中算计 。例如,曹魏就曾多次派遣刺客潜入蜀汉,试图刺杀诸葛亮 。在这种情况下,配备一定数量的甲士保护自己的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

从彰显权威和荣誉角度来说,在古代,官员的仪仗规模往往与他们的地位和权力相关 。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开府治事,总揽军政大权,其地位尊崇无比 。带甲士上朝,可以彰显他的权威和地位,让百官和百姓更加敬畏他 。这也是一种符合当时礼制和官场规则的行为,能够增强他在蜀汉政权中的影响力和统治力 。而且,这也可以看作是刘禅对诸葛亮的一种特殊礼遇和信任的表达,表明刘禅对诸葛亮的高度认可和支持 。

从稳定朝堂秩序方面分析,朝堂之上是各种政治势力交锋的场所,难免会出现一些混乱和冲突 。诸葛亮带甲士上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震慑作用,防止有人在朝堂上闹事或制造混乱 。当出现意见分歧或争论激烈的情况时,甲士的存在可以让场面迅速得到控制,保证朝堂的秩序和稳定,使得政务能够顺利进行 。

结论:君臣的独特关系与历史启示

综上所述,诸葛亮不还政于刘禅,并非是贪恋权势,而是出于对蜀汉政权的忠诚和对国家利益的考量 。蜀汉面临的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刘禅自身能力的局限以及诸葛亮对 “兴复汉室” 理想的执着追求,都使得诸葛亮不得不掌握大权,以确保蜀汉的稳定和发展 。

而关于 “诸葛亮带甲士百人上朝” 这一说法,虽然存在争议,但即便他身边有甲士护卫,也是出于保护自身安全、彰显权威和荣誉以及稳定朝堂秩序等多方面的合理考虑 。

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他们既是君臣,又有着超越君臣的深厚情感 。刘禅对诸葛亮的信任和尊重,诸葛亮对刘禅的忠诚和教诲,都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诸葛亮为蜀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后人永远敬佩和学习 。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政治家的胸怀和抱负,也看到了一个为了理想和信念而不懈奋斗的崇高灵魂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人... 人民英雄刘志丹:家乡因他改名,后代子女今何在?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位伟大的人民英雄——刘志丹,他不...
景德镇策昌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景德镇策昌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冯唐德,注册资本5万人民币,经营...
名家字画收购选丰宝斋:线上先聊... 藏家出售名家字画和旧书籍,最怕“盲目上门遇套路”“咨询无门心里慌”。北京丰宝斋专注字画收购、名家字画...
百进(景德镇)陶瓷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百进(景德镇)陶瓷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杨彩侠,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
景德镇墨红陶瓷有限公司成立 注...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景德镇墨红陶瓷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邹济政,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经营...
百年艺术IP进博会首日就收获意... Picasso Group旗下毕加索品牌首次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发布全新市场行动——“...
景德镇廷凯陶瓷有限公司成立 注...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景德镇廷凯陶瓷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杨少卿,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经营范围...
西安发现一处隋唐遗址 为研究通... 通义坊花边板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人员在西安发掘...
原创 早... 一组百年前美国童工老照片,老照片反映了美国当时两个社会问题:美国穷人不少,孩子也要帮助家里讨生计。另...
南昌市岁颖珠宝有限公司成立 注...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南昌市岁颖珠宝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郭小勇,注册资本30万人民币,经营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