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死一直充满了谜团,他的一生更是伴随着诸多未解的疑问。他铁面无私的作风,到底是为了国家,还是背后有更深的政治谋划?他继位时的圣旨,是顺应天命,还是有篡改的痕迹?这些问题至今未得到确切答案。更让人困惑的是,雍正的死亡本身也成为了众多猜测的源头。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在57岁时突然暴毙于圆明园,给世人留下了另一个谜团。根据《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在8月20日突然感到身体不适,但依旧照常处理政务,甚至在21日病情加重时依然坚持理政,直到23日深夜,突然去世。尽管史料详细记录了雍正的死亡过程,但并没有明确说明死因,这使得许多人纷纷猜测其死因。病死的说法虽然被官方记载,但为何病情转变如此迅速,疑点重重。
其中一种流传广泛的说法是雍正被谋杀。有人认为,雍正性格严苛,得罪了不少人,身边的敌人可能因此而采取了极端手段。这个说法的源头之一,是有关吕四娘的故事。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孙女,吕留良曾因雍正严苛的文字狱而全族遭殃。吕四娘为复仇,传说她与江南大侠甘凤池联手,最终混入宫中,借机刺杀了雍正。
然而,这个故事在仔细考证后明显不符合历史事实。首先,吕四娘的存在就没有可靠证据;其次,负责处理吕留良案件的李卫严密监控了吕家族人,绝不可能有任何人能逃脱。再者,甘凤池虽然是知名的江南大侠,但他并不是那种能够在宫中教导别人武艺的人,他更像是一个屈服于官府的人物。因此,吕四娘刺杀雍正的故事极有可能是民间的虚构。
另一种猜测是雍正被宫女所杀,这一说法源自清代学者柴萼的《焚天庐丛录》。但这种说法也遭到质疑,因为自嘉靖年间发生宫女刺杀事件后,宫中对宫女的管理极为严格,且雍正寝宫守卫森严,宫女刺杀皇帝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如果排除了谋杀的可能,那雍正究竟因何死去呢?一种较为可信的说法是他因过度操劳而死。雍正一生勤政,几乎没有休息过。他每天处理大量的政务,批改奏章,即便是一些小错误也亲自改正,身体健康逐渐透支。死因的描述中,雍正的健康状况的确有恶化的迹象,这一说法有一定的可信度。
不过,更有说服力的可能性是雍正死于长期服用丹药的毒害。雍正从年轻时就热衷道教与炼丹,他甚至亲自撰写与丹药相关的诗文。雍正的健康问题也与他对道士和丹药的信任密切相关。雍正曾多次聘请道士为他治疗,且他对于炼丹所用的铅、汞等有毒物质并不知情。根据清宫的内务记录,雍正在宫中经常使用大量炼丹所需的硫磺、水银等物质,且这类物质的使用在雍正去世前的几个月有所增加。最终,雍正暴毙的时间与这些毒物的使用巧合地重合。
不仅如此,雍正的死亡表现出明显的中毒症状,尤其是“七窍流血”,这一特征与中毒非常相符。雍正去世后,乾隆帝立刻将相关道士驱逐,或许这已表明了对雍正死因的某种认定。
虽然雍正的死亡至今依然没有一个确凿的结论,但基于史料,丹药中毒的说法似乎最为接近真相。也许,只有当雍正的陵墓被打开时,我们才能真正揭开他死亡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