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吉三郎是日本二战时期著名的海军军官,他的故事始于1877年12月16日,出生在和歌山县名草郡。他是旧纪州藩武士益田喜三郎的第三子,后被野村正种收养。年少时,他从和歌山中学毕业后,便移居东京,进入了私立海军预备学校学习,并于1898年顺利毕业于海军学校。成为海军军官后,野村吉三郎先后担任过千岁号的海军教官和航海官,随后又前往英国接收了刚刚竣工的三笠号战列舰。
野村吉三郎的海军生涯并非仅限于日本国内,他还曾在奥地利和德国服役,并曾担任日本驻美国大使馆武官。他积累了丰富的国际经验,特别是在巴黎和会及华盛顿海军条约会议上,作为日本的全权代表与外国政要频繁接触。值得一提的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海军副部长富兰克林·罗斯福,也是他在此期间的朋友之一。
1926年,野村吉三郎被任命为海军参谋次长,并接管了吴市、横须贺市海军区司令官职务。到了1932年第一次上海事变爆发时,他作为第三舰队总司令,通过长江军舰的舰炮支援了日本派驻上海的军队。然而,在上海事变结束的当天,4月29日,在上海天长祭庆祝活动中,野村吉三郎遭遇了尹奉吉投掷的炸弹袭击,导致他失去了右眼。
伤愈后,野村吉三郎重返军职,接任横须贺海军区司令官,并在1933年升任大将,成为日本海军的军事顾问。此后,他还因其杰出的贡献,获得了一级旭日大绶章。1935年,他还担任了第四舰队事件调查委员会主席。
有趣的是,尽管野村吉三郎的军事生涯非常辉煌,但他并没有海军战争学院甲级学员的记录。甚至有传言说他曾嘲笑过这个问题,表示即便自己上了海军大学,也没人能教他什么。
1937年,荒木虎三郎辞去学习院院长一职,野村吉三郎被任命为第16任校长,成为第一位担任此职位的前海军上将。他一直担任这一职务直到1939年10月。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野村吉三郎也逐渐进入了外交领域。1939年,他被任命为外务大臣,并在1941年成为驻美国大使。在这个职位上,他虽然与美国总统罗斯福有较好的关系,但由于语言沟通的障碍以及日美关系的紧张,他的外交工作并不顺利。特别是在日本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南部后,日美关系急剧恶化。美国提出的一些要求,例如要求日本撤出中国和废除三国同盟,导致了外交谈判的失败。
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英、荷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野村吉三郎此时仍在美国处理外交事务。他痛心地发现,他所进行的谈判未能避免战争,甚至被指责为故意配合日本政府进行“懦弱的偷袭”。
战争结束后,野村吉三郎被禁止担任公职,但美国对日委员会的成员仍与他保持联系,并帮助他渡过财务难关。1953年,他应松下幸之助的邀请,出任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子公司日本胜利公司的社长,帮助公司渡过经营危机。
在日本的公职禁令解除后,野村吉三郎深入参与了日本海上自卫队前身——海上保安厅的创建,并在1954年当选为参议院议员。最终,他在1964年5月8日因病去世,享年86岁,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