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一名叫李日圭的朝鲜外交官悄悄离开了朝鲜驻古巴使馆,携家人乘机直奔韩国。这个消息一经传出,震惊了全世界。李日圭的叛逃计划非常隐秘,连他的家人也是在出发前6小时才得知他准备离开。李日圭的逃亡,不仅揭示了朝鲜民众和高层人士频频逃离祖国的现象,也让“脱北”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在李日圭之前,已有成千上万的朝鲜人选择逃离自己的国家,其中不乏一些朝鲜上层阶级的成员。他们究竟为何选择放弃祖国,向外寻求新的生活?而朝鲜的“脱北”者们在韩国又是如何被接待的呢? 朝鲜的“脱北”现象 “脱北者”一词专指从朝鲜逃出的人员,最初被称作“归顺者”或“北韩难民”。这种现象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1990年,韩国的“脱北者”仅有9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数字迅速增加。到了2002年,“脱北者”的人数突破了1000人,并逐年攀升。 为了帮助这些逃离朝鲜的难民,许多援助组织和中介机构应运而生,专门为“脱北者”提供帮助。中介费用从数百万韩元到1000万韩元不等。特别是通过第三国如中国、俄罗斯等地绕道进入韩国的“脱北者”,所需的费用更是高得惊人。 有趣的是,近些年,“脱北”现象不仅仅局限于普通民众,连朝鲜的高层官员也开始频频叛逃。2019年,朝鲜驻科威特的临时代办柳贤雨便带着家人逃往韩国。他们在逃亡前策划了一个月,最终通过韩国驻科威特使馆成功获救。柳贤雨的叛逃震惊了朝鲜,显示出朝鲜精英阶层对金正恩政权的不满情绪。 类似的事件还包括朝鲜驻英国的前公使太永浩,他也选择了叛逃。更让人吃惊的是,连金正恩的姨妈高英淑也曾在1998年叛逃到美国,并向美国情报机关提供了关于金正日政权的重要信息。 “脱北”背后的动因 尽管朝鲜对“脱北”者的惩罚非常严厉,包括监禁、酷刑,甚至公开处刑,但为何还有这么多人选择冒险逃离祖国?李日圭在采访中透露,他的叛逃有三个主要原因: 1. 上级的贿赂要求:李日圭曾在2019年前往平壤申请资金开设朝鲜餐厅,结果外务省副司长要求他提供一笔不菲的贿赂,他因无法满足要求而遭到不公正对待。 2. 工作中的不公平待遇:由于李日圭的出身成分较低,尽管他一直努力工作,却遭到上级的不平等待遇。 3. 生病得不到治疗:2023年,李日圭因颈椎神经问题向外务省申请赴墨西哥治疗,但被无情拒绝,这让他愤怒至极,最终决定叛逃。 此外,金正恩的姨妈高英淑选择叛逃的原因也广为流传,除了她对政权的不信任外,身为“日胞”的她在朝鲜社会中长期受到歧视,这可能也是她决定离开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体来看,朝鲜上层社会的叛逃者们,虽然出身背景不同,但他们的选择都有着相似的原因:对朝鲜政治体制的反感,对社会贫困的失望,以及对外部世界的向往。 韩国如何接纳“脱北者”? 起初,韩国对“脱北者”持欢迎态度,视其为“归顺勇士”。但随着“脱北”人数的逐年增加,韩国政府的态度和接纳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所有“脱北者”首先被安排到首尔的大成公社接受审查。这里,他们会接受约一周到一个月的联合调查,包括动机、家庭背景等。 随后,合格的“脱北者”会被送往位于京畿道安城的“花院”接受为期10周的适应性教育。在这里,他们将学习韩国的语言和生活习惯。教育结束后,他们将获得居民登记证,正式成为韩国公民,并可以开始新生活。此外,韩国政府为他们提供了定居援助金,帮助他们在生活上重新起步。 尽管近年援助政策有所调整,但“脱北者”在韩国获得的待遇仍然优于在朝鲜的生活条件。根据统计,一个“脱北者”从政府的援助到职场上升,最多可获得2140万韩元的资金支持,以及为期两年的警方保护。 结语 “脱北”现象反映了朝鲜社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无论是贫困的民众,还是在外看到更好世界的上层人士,他们都渴望逃离这个封闭的政体。而韩国的接纳政策,虽然有所变化,但依然为这些叛逃者提供了希望,成为他们逃向自由的港湾。在朝鲜经济未得到改善,民众对国家的希望仍未恢复之前,“脱北”现象恐怕依然难以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