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本宮守正親王是日本二战时期的皇室成员,1874年3月9日生于梨本宫家。他是梨本宮家第三代当主,也是明仁天皇的叔祖父。他的女儿雅子嫁给了大韩帝国最后一位皇太子李王垠。
他原名多田,属于国仁亲王朝彦的后嗣。继承了梨本宫家族姓氏后,他改名为守正。年轻时家庭出身显赫,但生活并非一帆风顺。
1894年,年仅20岁的守正亲王被任命为贵族院议员。1896年他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进入第11步兵联队任职。1903年,他赴法国留学,开阔了眼界。
日俄战争时期,守正亲王在总参谋部任职,随后以第三军武官身份参加战争。因为在战争中的功绩,他于1906年4月1日获得四等金鷺勲章。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法国继续留学,后来毕业于法国军事学院,进一步充实了军事理论和领导经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守正亲王担任第16师等部队的指挥官,晋升为陆军上将,甚至获得了“陆军元帅”的称号。这段经历让他在军政界积累了丰富声望与人脉。
1940年4月29日,守正亲王被授予菊花大绶章,体现了他在军政领域的长期贡献。此后,他陆续担任多项要职,包括军事参赞、日法协会会长、退伍老兵协会会长、大日本武德会会长等。值得一提的是,1943年他担任伊势神宫的宫司,负责神宫事务与宗教礼制的维护。
1945年,他出任皇典讲究所第六任也是最后一任会长。皇典讲究所是为确立国家神道而设立的一所宗教教育机构,旨在教育民众理解天皇之道。战后,由于他长期担任神社主祭,被视为国家神道的积极象征。
战败后,盟军对他采取了强硬措施。1945年12月2日,盟军最高统治本部向日本政府发出逮捕命令,他成为第三轮被捕的59人之一,也是皇室成员中唯一被列为甲级战犯嫌疑人、被关押在巢鸭监狱的人。经过大约六个月的调查与审理,由于对他的指控存在问题,他最终被无罪释放。然而回到家园时,他却遭到一群劫匪袭击,许多财物被盗,肇事者后来多被捕。
与部分长期掌握军事指挥权的闲院亲王、伏见亲王等相比,守正亲王在战争期间几乎很少直接参与军事实务,被形容为“没有人记得的过去的人”。一些日本学者认为,战胜国对他进行如此高强度的追捕,更多是一种对日本皇室的威慑与象征性打击,意在用皇室成员来震慑与震怒日本社会。
据说,报纸报道他向盟军投降后,不少日本人感到沮丧,甚至有人说:“他毕竟是一位王子,为什么不为陛下和日本而自杀呢?”
1946年5月23日,守正亲王辞去贵族院议员职务。1947年10月,他离开了皇室,同月被解除公职。此后,他的政治与军事生涯正式画上句号。
1951年1月1日,守正亲王在自家去世,享年76岁。纵观他的一生,尽管出身显赫、经历丰富,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他的军事参谋与政要角色并不如同其他皇室成员那样活跃于前线指挥,留下的更多是一个复杂而沉默的历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