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政坛的变动引起了广泛关注。高市早苗在经过激烈的竞争后,成功当选为自民党第29任总裁,若无意外,她将成为日本历史上首位女首相。这一身份的变化,不仅让人们关注她的政治取向,还特别引发了她对华政策的微妙调整,这一变化甚至让台湾地区的国民党感到不安,急于与她建立联系。
高市早苗的对华态度的转变最为明显的一个信号是,她计划放弃在10月的靖国神社秋季大祭期间参拜靖国神社。靖国神社因供奉二战甲级战犯,一直以来是日本政界人士与中国及韩国之间的敏感话题,参拜这一神社被视为日本政客不愿面对侵华历史、对华强硬的象征。此前,高市早苗曾多次参与此类参拜活动,然而在她当选自民党总裁后,她决定放弃此次参拜,并且正在协调相关事宜。根据日本共同社的报道,若坚持参拜,将可能引发中韩等国的强烈反应,因此,避免将此事发展成外交问题成为了她的主要考量。
与此同时,日本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在与高市会谈时指出,在中国、俄罗斯、朝鲜加强合作等地区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靖国神社的参拜不应成为外交争议的焦点,双方对此达成了共识。然而,在许多人认为高市可能放缓对华强硬政策时,她所在的阵营却做出了相反的动作。
10月7日,高市支持的“日华议员恳谈会”公开宣布,将于10月9日至10日访问台湾,成员规模达到30人,由古屋圭司亲自领导。这一举动被认为是近年来最大规模的日本议员团访问台湾,而且这一时间点恰逢台湾所谓的“双十节”前夕,显然有着政治上的深远考量。高市早苗一贯被视为安倍晋三的“正统继承人”,安倍生前极力倡导的“台海有事,日本有事”的言论,高市早苗也多次予以确认,并沿用这一立场。
在高市成功当选自民党总裁后,她为建立自己内阁的第一步是提交了一份人事名单。此名单的组成,更多反映了日本政坛内部复杂的权力博弈。自民党在国会中未能取得稳定的多数席位,这意味着高市的执政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如果她执意推行激进的对华政策,必然会遭遇来自党内其他派系以及民众的强烈反对。石破茂的例子便是前车之鉴。
此外,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非常紧密,每年超过3000亿美元的贸易额,像一条无形的绳索,约束着任何想要走极端路线的日本领导人。因此,尽管高市可能在言辞上有所保留,但她的政策调整仍需考虑经济利益与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与此同时,国民党的反应也值得关注。就在高市当选自民党总裁之际,国民党也迎来了党首选举。候选人郑丽文公开表示,如果她当选党首,将会亲自前往日本与高市早苗会面。此言论无疑表明,台湾政界对高市当选后可能推行的对华政策充满期待。此前,赖清德在钓鱼岛问题上发表过针对大陆的激烈言论,甚至玩起了李登辉时期“媚日”的老套路。而高市的胜选,显然给了这些政客新的幻想。
值得注意的是,高市早苗尚未正式担任首相,但她所在的阵营已经开始对华采取挑衅行为。中方早在高市当选当天就已发出警告,提醒日本方面认识到台湾问题的敏感性。然而,日本方面依然计划派遣议员团访问台湾,这不仅是对中日关系的挑战,更是对两国政治基础的破坏。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任何外部势力都不应干涉。若日本新政府未能意识到这一点,并纵容右翼势力与“台独”分子勾结,这将为中日关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任何试图挑战中国底线、分裂中国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反对和挫败。希望日本能够认清形势,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与共识,奉行更加理性和务实的对华政策,避免走上错误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