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4月,李奇微接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后,他迅速分析了朝鲜战场的形势,认为中国志愿军在后勤补给方面的持续能力最多只能支撑一周。为了利用这一弱点,他发明了“磁性战术”,给志愿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6月的一天,李奇微与范弗里特突然指挥部队发动“回马枪”,出其不意地攻入了正在北撤的我志愿军部队,导致许多部队陷入敌军的包围圈,形势变得十分紧张。在这危急时刻,三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亲自打电话给12军军长曾绍山,询问部队的突围情况。
曾绍山报告说,最危险的情况出现在31师的91团,该团被困在三七线附近,但在团长赵兰田的指挥下,已经巧妙地穿插出敌人包围圈,并且很快就能回到安全区,因此不必太过担心。然而,最令人头疼的是34师,他们正被敌军重兵围困,师长尤太忠正带领部队进行突围,但尚未传回具体情况。
王近山听到34师陷入重围后,顿时有些着急。尤太忠是他非常倚重的将领,看到他陷入险境,王近山自然焦虑不安,便命令曾绍山赶紧联系并汇报详细情况。可是几次传来的消息都显示,34师还在突围中,这让王近山更加焦虑不安。于是,他决定直接让报务员发电给尤太忠,急切询问部队的伤亡情况及突围进展。
此时,尤太忠正在全力指挥部队突围。频繁的询问电让他感到非常烦躁,既要指挥部队,还要应答上级的不断询问。他忍无可忍,愤怒地对通信参谋吼道:“几个美国佬能把我怎样!他们不停地询问,有什么用呢?还不是我们自己想办法突围?”他明确指示:“从现在起,任何上级的询问电都不要接,谁接我处理谁。”
于是,34师与上级的通讯似乎中断了,王近山和曾绍山更加焦急不安。然而,尤太忠在这一关键时刻依旧保持冷静,他清楚知道自己和部队的处境有多么危险,但他相信凭借自己丰富的战场经验和对地形的熟悉,能够带领部队成功突围。尤太忠素有“活地图”之称,他对每个重要点位的位置都了如指掌。因此,尽管陷入困境,尤太忠始终坚持不放弃,最终带领部队成功突围。
然而,这一期间,尤太忠不回电的行为让王近山非常生气。当尤太忠最终成功回到指挥部时,王近山对他严厉斥责了一顿。尽管如此,王近山深知尤太忠有自己独特的处事风格,他也非常欣慰能够看到尤太忠平安归来。至于尤太忠是否该切断联系,这已经不再重要了。有人认为这是尤太忠的大胆,另一些人认为这只是他脾气使然,但无论如何,尤太忠的性格和勇气,深深植根于战友们的心中。
尤太忠和王近山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尤太忠始终是王近山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即便新中国成立后,王近山因婚姻问题被下放至农场,甚至在特殊时期遭遇了更为艰难的境遇,但正是因为尤太忠等老战友的支持,王近山才得以复职。尽管当时许多人因担心麻烦而不愿意联系他,尤太忠却亲自带着几位老战友去车站迎接王近山回到军区,这一举动展现了他对战友的深情厚谊。
王近山去世后,很多人不愿接受采访,但尤太忠毫不犹豫地向记者讲述了许多关于王近山的故事。当有人提醒他“言多必失”时,尤太忠愤怒地回应道:“王近山是我的老首长,我和他非常熟悉,讲些他的故事有什么错?谁怕就别说,反正我不怕。”这一切无不体现了尤太忠的侠义性格,以及他对王近山深深的敬意与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