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城是朝鲜高丽王朝时期的古都,也是朝鲜战争初期选定的谈判地点。战争爆发前,开城属于韩国的行政区域,但在战争的早期,人民军在指挥官方虎山的带领下,以闪电战迅速占领了这座城市。今天,我们来回顾这场发生在开城的经典战斗及背后的故事。
开城(??)位于韩国京畿道西北部,地处三八线以南,处于朝鲜半岛西部的南北交通要道,距离平壤196公里,汉城(现首尔)73.4公里。这里有着重要的铁路枢纽,京釜线经过此地,连接了从中朝边境的城市新义州到韩国的釜山。此外,开城附近的礼成江铁路桥和临津江铁路桥都是关键的交通设施。开城市区北边有一座海拔488米的小山松嶽山(??),它位于分隔南北朝鲜的北纬38度线上。 由于松岳山距市区仅3-4公里,韩国军方在开城的防守面临很大压力。起初,由当地的韩国国家警察负责防守,但由于警力不足,部分右翼民间团体也被组织参与其中。1948年,随着朝鲜和韩国分别宣布独立,人民军在松岳山以北建立了多道警戒线,边境局势逐渐紧张起来。根据韩国方面的记录,仅在1948年底至1949年初的几个月里,开城北部就发生了多次冲突,较大的事件包括:1948年12月12日的葛山事件、1949年1月4日的长谷事件等。 随着边境局势日益紧张,韩国曾暂时关闭了开城至海州的铁路段,但为了防止朝鲜渗透,韩国设立了开城铁路警察队,继续维护铁路设施的安全。这支警队隶属于汉城铁路警察本部,总部设在开城火车站,人数达221人,其中包括警监、警卫、警官和巡警。 1950年6月10日,韩国国家警察厅发布了紧急警告,提醒各边防警察注意朝鲜方面的军事动向,怀疑有大规模进攻的迹象。果然,在6月23日,人民军开始集结,准备突破三八线的防线。到6月24日,朝鲜人民军第6步兵师团已经布置完毕,并开始向开城发起进攻。 在开城北部,人民军的第13和第15步兵联队,以及支援的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进攻阵线。而与之对抗的是韩军第1师团第12联队,然而,这支部队在当时仅有不到半数的兵力在岗,防守力量严重不足。为了快速突破防线,人民军在入侵前夜派遣侦察队渗透至开城市区。 6月25日凌晨,战斗爆发。人民军第13步兵联队从松岳山出发,向韩军第12步兵联队发起攻击,并成功占领了重要阵地。与此同时,第15步兵联队迅速南下,直扑开城市区。假扮成韩军的渗透部队迅速行动,攻击市区。开城市的铁路警察队,虽然只有50人,但迅速组织防线抵抗。 在激烈的战斗中,人民军的进攻压力越来越大,最终,他们使用坦克摧毁了警察队的防线,并迫使剩余的警员撤退。尽管警察队坚守到最后,但在7点30分,防空洞内的警员被全部歼灭,只有少数几人成功逃生。此次战斗成为了朝鲜战争初期最为典型的渗透战之一。 然而,后来的历史记录中却出现了不同版本的描述。有传言称,人民军是通过修复已断的铁路,乘坐列车直接冲入开城市区,成功占领了市区。但这一说法显然存在疑问。事实上,许多当时的战时记录和证人证言都显示,开城火车站在战斗开始时仍由铁路警察坚守,直到人民军坦克出现。 苏联顾问拉祖巴耶夫也对开城战斗做出了描述,表明人民军的步兵通过激烈的巷战清除了敌军,并最终占领了市区。至于“乘列车冲入”的说法,很可能是由于美军顾问的回忆错误,导致了这一描述的误传。尽管如此,关于开城战斗的历史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准确的说法。例如,在韩国的战争史书籍中,仍然保留着“人民军乘列车冲入开城市区”的描述。而直到今天,许多相关书籍和电影,像2024年的《72小时》,仍然使用这一不准确的情节,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误解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