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两国,相距仅一条不算宽的英吉利海峡,长期以来一直是近邻。尽管如此,英国人和法国人从外貌上看有着显著的不同。有人曾猜测,法国人与北非人之间可能有混血,但这种说法并不成立。实际上,英法两国的人种差异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
首先,从外貌上看,英国人和法国人有很大的区别。英国人中,红发和雀斑较为常见,而法国人则较少有这种情况。蓝眼睛在英国和德国人中比较普遍,但在法国却较为稀少,此外,法国人通常比英国人矮一些。这些差异都在表明英法两国的不同。那么,这些差异到底源自何处呢?
英国的起源
英国的原住民是凯尔特人,这一点无可争议。公元43年,罗马帝国的克劳狄征服了不列颠,把它变成了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然而,尽管是罗马的属地,不列颠的罗马化进程却较为缓慢。在城市中,罗马人逐渐传播自己的文化,并与当地的女性结婚。但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凯尔特部落的传统依然保持着。
不列颠大部分地区的民众要么是没有完全罗马化的凯尔特人,要么是那些部分罗马化的当地人。真正的罗马人,只存在于城市中。而且,由于不列颠是一个边远的行省,很多来自其他地区的罗马军队并未对当地的文化产生太大影响。
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入侵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退,帝国撤出了不列颠。没有了罗马军队的保护,不列颠陷入了孤立,面临着皮克特人和其他外敌的威胁。为了自保,不列颠人决定邀请盎格鲁-撒克逊人——这些来自北德意志和丹麦南部的日耳曼部族——来帮助抵御外敌。
盎格鲁-撒克逊人接手了不列颠的防务,并开始定居在那里。由于不列颠本地与盎格鲁-撒克逊人之间的差距巨大,这也导致了两者之间的隔阂。而不列颠的统治阶层依旧保持着与罗马的关系,他们心灵上已与罗马紧密相连。
随着时间的推移,盎格鲁-撒克逊人逐渐占据了不列颠的主导地位。这一过程让不列颠的民族特性发生了变化,日耳曼人血统逐渐成为英国人的主导血统。
诺曼征服与维京入侵
随着诺曼底的维京人入侵不列颠,英国人的血统再次发生了变化。诺曼人——维京人的后裔——与法国人并无太大关系。然而,维京人对英国的影响深远,不仅改变了英国的政治格局,还与英国人的血统紧密相关。英国人可以说是维京人和日耳曼人血统的结合。
法国的起源
与英国不同,法国人的起源比较明确。法国人主要是高卢人的后代。高卢人是一个曾经生活在今天法国地区的凯尔特民族,他们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经过了深度的罗马化。罗马化程度极高的高卢,在历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与不列颠不同,高卢人并没有经历像盎格鲁-撒克逊人那样的大规模外族入侵。在蛮族大入侵期间,尽管高卢被日耳曼部落征服,但高卢人并没有离开,反而与日耳曼人发生了融合。因此,今天的法国人,主要是罗马人和高卢人的后代,同时夹杂了部分日耳曼人的血统。
血统与外貌的差异
可以说,今天英国人和法国人在血统上的差异源自他们的民族和历史。英国人主要是日耳曼人和维京人的后裔,而法国人则是高卢人和罗马人的后代。英法两国的文化和民族差异,既表现在历史背景上,也深刻地体现在外貌上。
例如,早期的英国人和法国人在面对外族压力时的不同选择,也为两国在今天的外貌差异打下了基础。布列塔尼人和爱尔兰人血统较为“原始”,而法国人则由于与大量罗马人的血统融合,外貌特征上更多呈现黄褐色的发色。反观英国人,红发和棕色发色较为普遍,这是维京人与日耳曼人遗传的结果。
结论
因此,英国人和法国人长相的差异,实际上源于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两国的文化背景、血统和外貌,都是深受各自民族发展历程影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