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奥巴马成为美国总统时,接手的是一个经济危机的烂摊子。全球金融危机几乎让美国重蹈1929年大萧条的覆辙。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奥巴马上任后推出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注资金融机构、减税、投资基础设施等,成功避免了经济崩溃,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失业率也有所下降。然而,批评者认为,这样的复苏是以巨额债务为代价的,国家债务几乎翻倍,从10万亿美元增至接近20万亿美元,给未来的美国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许多人认为复苏的成果并不公平,华尔街的富人得到了救助,但普通民众,尤其是中产阶级和蓝领工人,依旧生活艰难,收入增长缓慢。
在外交方面,奥巴马推崇多边合作,减少军事干预,试图修复与盟友的关系。然而,这种做法却遭到了批评,尤其是在利比亚和叙利亚问题上。奥巴马在利比亚问题上采取了“从后面领导”的策略,没能直接出面,而是让欧洲国家主导军事行动,结果利比亚局势失控,陷入长期混乱,成为恐怖分子温床。更糟的是,奥巴马在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上犹豫不决,放弃了对阿萨德政府的军事打击,令全球对美国的威胁产生质疑。此外,2011年奥巴马匆忙撤军伊拉克,也导致了极端组织ISIS的崛起,对全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在国内政策上,奥巴马推行的《平价医疗法案》(即“奥巴马医改”)旨在实现全民医保,但由于其强制性要求美国民众购买医疗保险,并且法案实施初期出现了一些问题,反对声音不断,成为两党政治对决的焦点。此外,奥巴马任内,美国的种族矛盾愈加尖锐,特别是弗格森骚乱等事件爆发后,批评者认为他未能有效调解,反而被指有偏袒一方之嫌。同时,奥巴马还频繁使用行政命令,绕过国会,推行政策,令一些人指责他滥用权力,破坏三权分立。
尽管奥巴马面临诸多批评,但也有许多人认为他的经济政策帮助美国摆脱了金融危机,他结束了两场长期战争,击毙了本·拉登,并让数千万美国人首次获得了医疗保障。奥巴马的历史评价注定复杂,或许他是否“好”或“坏”的答案,不仅仅取决于他的政策,更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