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秦凤路经略使
编辑 | t
在秦朝末年,宦官赵高凭借阴谋诡计逐步掌控朝政,甚至逼死了秦二世胡亥。本以为他能继续扶持新皇子婴,延续权势,没想到,命运却在此时急转直下——看似温顺的子婴反而反客为主,将老谋深算的赵高送上了绝路。
那么,赵高是如何一步步权倾朝野,又为何会被子婴反杀的呢?
---
一、从宫廷小吏到权臣的崛起
赵高出身并不显赫,虽然有人推测他是赵国宗室后代,但到他这一代家道早已中落。无奈之下,他入宫为宦,成了一个小太监。
由于聪明机敏,赵高渐渐得到了秦始皇嬴政的赏识,从此走上了仕途之路。始皇帝喜欢外出巡游,一次出行至平原津时突然病倒。临终前,他立下遗诏,让长子扶苏继位。
但命运的转折就此发生——这份遗诏被赵高手握,他决定铤而走险。
---
二、篡改遗诏,助胡亥登基
赵高心里清楚,扶苏与蒙氏兄弟关系密切,而蒙毅曾因他犯法差点将他处死。若扶苏登基,自己定然死无葬身之地。
于是他与丞相李斯及胡亥密谋,篡改遗诏,让胡亥登上帝位。从此,赵高顺势飞黄腾达,权力越来越大。
他一面欺骗胡亥,让其不轻易接触群臣,以“维护皇威”为名将皇帝与朝廷隔绝;一面以皇命行事,专横跋扈,甚至上演“指鹿为马”的荒唐闹剧来恐吓群臣。
短短几年,他成了朝中实际上的掌权者。
然而,随着天下起义军不断壮大,秦朝的命运已岌岌可危。胡亥频频询问外情,赵高无法再掩饰,只能痛下杀手,将胡亥毒死。
---
三、欲立新君,反被反杀
杀死胡亥后,赵高仍想维持自己的权力。他挑来挑去,决定扶立子婴为傀儡皇帝。
可他没想到,宗室被胡亥屠戮殆尽后,子婴早已心生恐惧。听闻赵高要立自己,子婴顿觉不安,担心成为下一个牺牲品,遂密谋反制。
他假称身体抱恙,拒绝上朝。赵高一再派人催请,子婴皆以病为由不见。无奈之下,赵高亲自上门请驾。
就在此时,子婴早已布下伏兵。赵高一踏入门内,宦官韩谈便拔剑刺杀,将这位一代权臣斩于刀下。
随后,子婴下令诛灭赵高三族。短短几日,胡亥、赵高先后丧命,权力的天平彻底倾覆。
---
四、赵高的悲剧与必然
赵高的权势虽然达到顶峰,但他的根基建立在谎言与恐惧之上。
当真相暴露、皇帝的信任消失,他的结局也就注定。弑君之后,他一度想自立为帝,但朝臣无人响应,连跪拜之礼都没有。他这才明白,自己不过是寄生于皇权的影子。
事实上,赵高或许并非一心想篡位,而是被恐惧逼上绝路。弑君之罪不可能被原谅,只有做皇帝才能保命——但他终究没有那个命。
---
五、宦官权力的局限
历史上,宦官之所以能掌权,是因为他们与皇帝利益紧密相连。群臣惧怕的并非宦官本人,而是皇帝的权威。
一旦失去皇帝庇护,他们立刻从“权臣”变为“罪人”。
明朝的魏忠贤、唐代的神策军宦官,皆是如此。权力看似滔天,但根基脆弱,一旦风向转变,便顷刻覆灭。
赵高同样如此。他能操纵胡亥,却无力面对天下大乱,也无法赢得人心。最终,他凭借谎言登上权力巅峰,又在恐惧与傲慢中自取灭亡。
---
六、结语
赵高的故事告诉我们——
权术可以一时得势,却无法长久立足。没有真才实学、没有民心支持的权力,终究会如同沙堆般崩塌。
他是秦末乱世的产物,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一个靠谎言登顶、又被谎言吞噬的人。
---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史记·秦始皇本纪》.[OL]
古诗文网.《史记·李斯列传》.[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