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家族的权势往往决定了个人的命运,尤其是在皇权至上的汉朝。卫子夫作为汉武帝刘彻的皇后,她背后的外戚家族——卫家,堪称西汉最强大的外戚之一。而在这其中,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赫赫有名的英雄更是让卫家家族的地位水涨船高。
然而,卫家的显赫不仅仅依靠这两位英雄人物。即使没有卫青和霍去病,卫子夫的娘家依然显得非凡强大。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卫家其他的重要外戚,他们的命运如何,是否和卫青、霍去病一样,拥有辉煌的历史。
公孙贺:汉武帝宠臣,卫家最早的权臣
在卫青崭露头角之前,卫家最显赫的外戚是公孙贺。公孙贺的父亲公孙昆邪,在“七国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平曲侯。公孙贺少年时便随父上战场,屡有立功。由于其出色的表现,他成为了太子刘彻的舍人,而刘彻后来便是汉武帝。
汉武帝即位后,将公孙贺提升为太仆,负责管理皇帝的出行和马匹。这个职务在当时极为重要,尤其是汉武帝雄心勃勃准备与匈奴展开激烈对抗时,骑兵尤为关键。公孙贺也因此成为汉武帝最宠爱的重要大臣之一。
然而,卫子夫得宠后,公孙贺的地位也开始与卫家的势力发生微妙的变化。卫子夫的大姐卫君孺被嫁给了公孙贺,这不仅是个人关系的紧密,更是汉武帝通过此举加深对卫家家的恩宠。
从辉煌到落败:公孙贺的军事失利与卫家地位的变化
然而,公孙贺并未能在军事上取得显著成就。尽管他曾参与与匈奴的战斗,却屡次未能取得实质性胜利。反观卫青,他出征匈奴的表现可谓大获全胜,汉武帝对卫青的器重更是日益增强。最终,卫青凭借他卓越的战功成为汉朝最受重用的将领。
在卫青的光辉下,公孙贺的光环逐渐褪去。但他依然凭借自己的地位继续保持着在朝廷中的影响力。卫青去世后,公孙贺便成了卫家在朝廷中的支柱之一。然而,随着霍去病的英年早逝以及卫青家族的衰败,卫子夫和刘据的权力地位逐渐受到威胁。
彻底跌落:巫蛊之祸中的公孙贺家族
公孙贺虽然在朝堂上为卫家撑起了最后的门面,但也未能躲过最终的命运。随着汉武帝对卫子夫和刘据的愈加不满,公孙贺成为了第一个被打击的对象。最终,在巫蛊之祸爆发时,公孙贺和他的家族遭遇了灭顶之灾。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被指控犯下严重罪行,公孙贺也因不当行为被汉武帝处死。与他一起遭殃的还有卫子夫的女儿和卫青的儿子。
公孙贺,这个曾经受到汉武帝重用的东宫旧臣,最终见证了卫家从盛到衰的全过程。
陈掌:卫家外戚中的低调人物
与公孙贺的跌宕起伏不同,卫子夫的二姐夫陈掌的命运则显得平凡许多。陈掌出身显赫,他是西汉开国功臣陈平的曾孙,家族背景极为显赫,曾拥有万户侯的封号。尽管如此,陈掌的名声却远不如其他外戚般显赫。
陈掌原本并未计划娶卫少儿,但在卫子夫得宠后,才正式与卫少儿成婚,成为了霍去病的继父。随着霍去病的崛起,陈掌也逐渐站稳了脚跟,成为了卫子夫和刘据的“大管家”,负责管理后宫。
然而,关于陈掌的记载极少,我们无法确切知道他是否和卫少儿有其他子女。尽管如此,陈掌在汉朝外戚中的低调表现或许正是他的一种“幸运”。毕竟,相比卫青家族的荣华,陈掌的平稳生活或许更加长久。
卫青的儿子:遗憾的接班人
卫青有至少三个儿子,他们的命运却未能继承父亲的辉煌。卫青的长子卫伉由于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未能继承父亲的威望,最终被削去了长平侯爵位。卫青的二子卫不疑和三子卫登的命运同样不显赫。卫青的后代最终未能延续家族的辉煌,给卫家带来了不小的打击。
卫家其他成员
除了卫青、霍去病和公孙贺,卫子夫的家族中还有其他几个外戚。她的哥哥卫长君曾在汉武帝时期担任侍中,但早逝。而她的两个弟弟,卫步和卫广,似乎并未有太大的建树。尤其是卫广,虽然史书中记载他曾经在南夷地区立过功,但并没有提及他和卫家其他成员的联系,甚至可能与卫子夫的弟弟同名。
总的来说,卫子夫的外戚家族,除了卫青和霍去病的辉煌之外,其他的家族成员并没有能够像他们一样,继承家族的势力和荣光。最终,卫家在汉武帝晚年的打压下,逐渐走向了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