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一个孩子竟然能干掉六个日伪军?”
杨成武听到这个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
电话那头再次确认:“确实如此,我们已经核实过!”
杨成武这才感叹道:“了不起,真是个人才!”
这位让杨成武惊叹的少年英雄,就是年仅16岁的陈永福。他的事迹,被认为是敌后抗战中最惊险、最传奇的刺杀行动之一。
---
少年立志参军
1937年10月,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在杨成武的率领下,收复了广灵、灵丘、阳源、易县等地,建立起抗日根据地。在这里,几乎人人参战,连孩子们都参加了儿童团。
陈永福却不满足,他的梦想是成为真正的八路军战士,亲手打击日本侵略者。于是,他跑到独立团团部,要求参军。可惜因为年纪太小,他被拒绝了。
可他没有放弃。几乎天天跑到团部磨嘴皮子,坚持几个月后,杨成武终于被他的决心打动,特批他参军。但考虑到他年纪尚小,只安排他在一分区警卫连当通信员。
---
落入虎口
1942年初,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连续发动“扫荡”。陈永福所在的部队转移到外线,他被分配到潜伏小组,负责破坏日军通讯。
一次送信途中,他不幸被满城县宪兵队抓获。面对审问,他机智地谎称自己是走亲戚的孩子。日军见他年纪小、穿便衣、说着方言,就相信了他,还让他留下来当杂役。
陈永福并没有鲁莽行事,而是小心翼翼,挑水、劈柴、烧火样样干得利索,渐渐获得了日伪的信任。甚至有时还可以出城买东西。他原本打算找机会逃跑,但很快心里有了更大胆的想法——既然能潜伏,就干脆伺机干掉几个敌人,顺便带点武器回去立功!
---
惊心动魄的刺杀
机会终于在中秋节来临。宪兵队要摆宴庆祝,陈永福负责采买。敌人喝得酩酊大醉后,纷纷回屋休息。
他先用白酒泡过的肉包子喂晕了军犬,又逐一确认所有敌人都已熟睡。随后,他从厨房拿起杀猪刀,悄悄潜入宪兵队长金山房间,一刀割断其咽喉。接着,他依次解决了另外6个汉奸宪兵。刀刀干脆利落,整个过程迅速而冷静。
第二天天亮前,他换下血迹斑斑的衣服,装作若无其事,甚至还打电话给城门口的伪军,谎称宪兵队有紧急任务要出城。然后,身穿日军军服,骑着自行车,带着缴获的军刀和手枪,大摇大摆地出了城,成功回到根据地。
---
少年英雄的荣光与牺牲
当消息传到根据地,起初没人敢相信,一个16岁的孩子能干掉整整一个宪兵队。直到内线情报传来,确认宪兵队在中秋之夜被“团灭”,日军吓得闭城三天,才证实了陈永福的惊人战绩。
杨成武又惊又喜,称赞这是个“难得的人才”,立即把他调入锄奸科,成为对付汉奸和特务的一把“利刃”。
可惜,传奇并没有持续太久。次年,陈永福在执行刺杀汉奸赵玉昆的任务时,因战友叛变而被捕。面对十几天的酷刑,他宁死不屈,最终壮烈牺牲,年仅17岁。
---
陈永福,这位有勇有谋、胆识过人的少年英雄,用短暂而炽烈的一生,为抗战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他能活得更久,必将成长为一位更卓越的将领。
他是那个年代无数无名少年的缩影——年轻,却能挺身而出;年少,却肩负起救国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