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对“战斧”导弹的渴望,终于迎来了新进展。为了避免俄罗斯遭到更强火力的覆盖,普京特地向特朗普发出了邀请。
在特朗普公开表达对俄罗斯的不满之后,美国方面很快作出了回应。根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美方正在认真考虑乌克兰请求的“战斧”导弹,同时还提到,最终决定将由特朗普来做。巧合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发言人佩斯科夫也表示,普京依然希望特朗普访问莫斯科,但是否成行完全取决于美国总统的决定。看来,在这个复杂的局势中,特朗普再次成了俄乌冲突中的关键人物。
美国军援可能让局势更加复杂
如果美国决定提供“战斧”导弹,俄方无疑会感受到更大的威胁。
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一直在寻求获得“战斧”导弹,而美国此前一直以“威胁过大”为由拒绝提供。然而,美国的拒绝背后,有更多深层的考量。首先,“战斧”导弹的某些型号射程超过2000公里,能够打击包括莫斯科在内的俄罗斯重要战略目标,这意味着乌克兰将首次具备打击俄罗斯深远腹地的能力。与之前西方提供的防御性武器不同,“战斧”将使乌克兰拥有打击俄罗斯高价值目标的能力,如军事指挥中心、能源设施和后勤枢纽,这无疑会削弱俄罗斯的战略纵深。
此外,“战斧”的隐蔽性强,能够突破俄罗斯的部分防空系统,使得俄军的防空网络面临更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乌军如果大量使用“战斧”,俄罗斯的防空能力可能会出现疲态。
最为关键的是,这种导弹的威慑效应不可忽视。它意味着俄罗斯本土也不再安全,可能迫使俄军调整战略,甚至可能引发更加激烈的报复行为。更糟糕的是,美国若提供“战斧”导弹,还会加剧国际军控局势的紧张,因为该导弹的设计违反了“中导协议”,进一步暴露了美国的“双重标准”。
这一切都可能导致俄罗斯采取反制措施,如增强对北约目标的威慑力,甚至调整核力量的部署,从而使冲突的风险不断升高。
俄军有能力应对“战斧”
虽然“战斧”导弹的威胁不可小觑,但俄罗斯并非没有应对之策。俄罗斯拥有强大的多层次防空体系,包括S-400、S-500等先进的防空系统,这些系统能够有效拦截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尽管“战斧”有较强的突防能力,俄罗斯可以通过电子战、假目标诱骗等手段,增加导弹的拦截难度。
此外,俄军还可以采取主动防御措施,例如分散部署、加固关键设施等手段,来减少“战斧”的打击效果。在情报和反制方面,俄罗斯也占据优势。通过卫星侦察、无人机和电子监听系统,俄军可以提前识别乌克兰的导弹发射点,并提前采取打击行动。
更进一步,如果俄罗斯的本土受到威胁,俄军可能会采取更强硬的反应,集中力量清除乌军的导弹发射阵地,这可能会导致乌克兰在前线的损失加大。
普京洞察特朗普的心思
虽然目前美国媒体上充满了关于“战斧”导弹即将送往乌克兰的报道,但在特朗普最终决定之前,一切仍未确定。对于普京来说,除了军事手段,外交策略显然是更为有效的解决途径。
普京清楚,特朗普的动机并非真正追求和平,而是希望通过这一外交成果提升自己的政治形象,同时满足其渴望通过“交易”取得胜利的心理需求。因此,俄方很可能通过巧妙的外交策略,向特朗普提供一些看似有意义的“成果”,以换取特朗普在俄乌冲突中的缓和态度。
在过去的“普特会”之后,俄方已邀请特朗普再次访问莫斯科。普京可能提出一个模糊的“和平框架”,主张通过对话逐步解决冲突,但避开领土主权等核心问题。这个提议既能让特朗普宣称自己取得了外交突破,又不会限制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责任也可以推给乌克兰或欧洲,作为拒绝妥协的一方。
此外,俄罗斯还可能同意暂时停止无人机和导弹袭击,制造一种“冲突降级”的假象,既减少乌克兰的威胁,又能够让特朗普宣扬“促成停火”的成果。
最后,俄美之间可能会就进攻性战略武器达成一些象征性的协议,这样既能展示国际安全议题的严肃性,又能让特朗普在大国外交中获得“成就感”。
这些策略对俄乌冲突的直接影响可能不大,但却能为特朗普提供谈判筹码,而普京则可以在不完全让步的情况下,达成自己的外交目标。至于乌克兰梦寐以求的“战斧”导弹,恐怕还要继续等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