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六国十多年后,在一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他去世后,小儿子胡亥在赵高和李斯的策划下发动“沙丘之变”,篡位成为秦二世。然而,秦二世与赵高实行的统治比秦始皇更为残暴,百姓负担沉重,怨声四起,最终导致天下大乱。
当时,陈涉、吴广率领九百余名戍卒在大泽乡起义,打响了反秦的第一枪。随后,被秦国灭掉的关东六国纷纷复国,反秦势力迅速壮大,最终推翻了大秦王朝。代表人物有出身楚国贵族的项羽和庶民出身的刘邦。然而,作为秦国核心的关中老秦人,却没有掀起复国运动,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缺乏领袖人物。
秦朝灭亡时,王室和宗室几乎被屠戮殆尽。胡亥登基后,赵高为了巩固权力,残杀了大批宗室子弟,仅有的核心人物不是自杀,就是被害,失去了能够号召复国的代表人物。相比之下,六国王室在秦始皇统一后虽然失势,但基本保留了血脉和部分影响力。例如魏国的魏咎、魏豹,齐国的田氏兄弟,楚国的熊心以及楚名将项燕的后代项羽,都在秦末乱世中迅速聚拢人心,恢复故国。
第二,制度差异。
秦国早在商鞅变法时,就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宗室、贵族若没有军功,便失去贵族身份,逐渐沦为普通百姓。反观六国,旧贵族势力在民间仍然有较强号召力,这使得他们在秦亡之后能够依托家族威望和势力,迅速发起复国运动。
第三,内部清洗严重。
秦二世在赵高的建议下,大规模清洗公子与先帝旧臣,仅一次就杀害了二十多位王族公子和十位公主,进一步削弱了秦宗室的力量。项羽入关后,又屠戮咸阳,杀尽秦宗室,烧毁宫殿,掠夺财富,使秦的王族彻底灭绝。至此,老秦人即使心中有复国之意,也无领袖可依托。
最终,秦的复国梦想彻底破灭。但历史并未就此终结。庶民出身的刘邦在被封汉王后,很快从汉中重返关中,打败“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三股势力,安抚关中百姓,赢得了人心。此后,他在楚汉争霸中脱颖而出,建立了汉朝。虽然国号由秦变为汉,统治阶层也不再是秦王族,但“汉承秦制”,在某种意义上,关中百姓的愿望仍旧延续,只是以新的形式实现了。
这就是秦灭亡后,六国纷纷复国,而关中老秦人却没有再举起复国大旗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