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波兰媒体报道,9月9日至10日夜间,约有20架俄罗斯军用无人机突然闯入波兰领空。波兰随即拉响防空警报,并紧急出动F-16战斗机升空拦截。随后,波兰官方宣布,在荷兰战机及来自意大利、德国等北约盟军的协助下,成功击落了多架“具备威胁”的俄军无人机,以此捍卫领空安全。
波兰内政部11日通报称,已在境内发现16架无人机的残骸。这也是首次有俄罗斯无人机在北约领土上被击落。波兰外长直言,这绝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对波兰、对北约乃至欧盟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攻击”。总理图斯克则强调,尽管事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其性质却是二战以来最接近“战争边缘”的一次挑衅。
由于事态严重,波兰已援引北约第四条款,要求盟友共同商议对策。根据该条款,若任何成员国感到自身安全或领土完整受威胁,都可要求进行磋商。与此同时,俄罗斯方面坚决否认波兰的指控,要求波兰拿出确凿证据。俄罗斯驻波兰临时代办奥尔达表示,波兰并未证明被击落的无人机确属俄方;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重申,华沙必须给出有力证据。
在双方各执一词时,白俄罗斯则出面解释,称在俄乌相互使用无人机攻击的过程中,因电子干扰等因素,导致部分无人机偏离航线,意外进入波兰领空,并强调自己已“好心”将情况告知波兰。这种表态看似安抚,实际上却带有讥讽意味。
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格林克维奇11日在立陶宛维尔纽斯的记者会上表示,目前尚不能确认俄无人机进入波兰是否出于蓄意。一位北约消息人士甚至向路透社透露:“这算不上袭击,初步迹象显示可能是几架小型无人机误闯。”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回应称,“这可能是个误会”。这一态度与波兰方面的高度紧张形成鲜明反差,也让外界开始怀疑北约“共同防御”承诺的可靠性。
北约一向以第四条款和第五条款作为安全保障:第四条款强调遇到威胁时成员间可进行磋商,而第五条款更是明确规定,一旦有成员国遭到攻击,就等同于全体成员国遭受攻击,盟友必须提供援助。过去北约常借此展示团结和威慑力,甚至发动过战争。然而此次面对无人机闯入事件,北约和美国的反应却显得格外谨慎,态度明显收敛。
从技术角度看,大批俄军无人机集体进入波兰领空,几率很难用“误入”解释。波兰也明确指出,这些无人机并非偏航,而是有目的地飞向波兰。因此,部分分析认为,这或许是俄罗斯的一次试探,旨在观察若在北约成员国搞一些“小动作”,美欧将会作何反应。事实上,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他就曾对是否履行第五条款态度暧昧,让欧洲国家忧心忡忡。在今年6月的北约峰会上,特朗普更直言是否保卫盟友“取决于定义”,这无疑动摇了北约防御承诺的可信度。
如今,特朗普一句“可能是误会”,再次折射出北约在面对核大国俄罗斯时的谨慎与软弱。意大利虽谴责俄罗斯,法国也表示此事“不可接受”,但这些口头表态在现实冲突面前显得苍白。相比之下,白俄罗斯那句“我们已经提前告诉你们了”更像是冷嘲热讽。
这一事件不仅让波兰高度紧张,也让欧洲的北约成员国重新思考:是否还应过度依赖“集体防御”,还是应该加大自身国防投入,为安全增加更实在的保障。毕竟,在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中,“靠人不如靠自己”依旧是最现实的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