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尽管美国不断推出针对中国的“围堵”政策,许多美国学者并未因此感到轻松,反而更加意识到美国自身力量的局限性。尤其是最近,中国的外交活动在拉美、中东和欧洲等地区全面展开,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令不少美国人深感震惊。
近期,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文章中指出,低估中国的崛起,正在让美国为此付出代价。文章回顾了二战以来,美国如何逐步扩展在欧亚大陆的影响力,并认为美国历史上三位著名将领——马歇尔、艾森豪威尔和尼米兹,曾分别在不同战场上,推动美国影响力的扩展,最终掌控了整个欧亚大陆。从北非的沙漠战争到欧洲的诺曼底登陆,再到太平洋的跳岛作战,都是美国扩大在欧亚大陆势力的重要突破。当时,美国通过一场全面战争,迅速获得了全球霸主地位。
然而,作者接着转向现今的中国,认为中国的崛起在某种程度上与美国当年的扩张相似,只是中国的方式不那么军事化。文章明确指出,中国的崛起正在不断侵蚀美国的全球影响力,尤其是每一步的推进都在削弱美国在欧亚大陆的存在,从而减少了美国的全球力量。
那么,如何应对中国的竞争呢?历史上,冷战时期的对苏战略可以为美国提供一些启示。美国曾通过“马歇尔计划”投入130亿美元,帮助西欧重建,为北约的成立打下了经济基础;而艾森豪威尔则通过一系列安全协定,将韩国和日本打造为坚实的军事堡垒,形成了环绕东亚的岛链。这一系列措施帮助美国在冷战期间占据了有利位置。此外,著名外交家乔治·凯南提出的“遏制战略”也让美国能够通过放任苏联犯错,比如入侵阿富汗,最终促使苏联解体。
然而,美国的霸权地位在布热津斯基等人眼中却是“浅薄的”,并且面临三大潜在风险:一是可能被逐出西太平洋,二是欧洲可能会拒绝北约,三是欧亚大陆可能会出现一个“自信的单一实体”。这三点风险,恰好与中国的崛起不谋而合。
布热津斯基曾警告,美国的霸权将面临严峻挑战,而如今中国的崛起正是他所担忧的“自信的单一实体”的体现。随着冷战后的几十年过去,中国逐步增强了对欧亚大陆的控制,改变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而美国在这方面犯下的重大错误,则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放任中国的崛起。加入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迅猛,外汇储备也激增至40,000亿美元,并开始大规模启动海外基础设施建设。
与美国不同,中国专注于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增强自身的全球影响力,而不是依赖军事基地的建设。与此同时,美国却陷入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代价高昂、且结果惨烈的战争之中,消耗了大量国力。
中国的影响力并不张扬,却在悄无声息中增长,尤其通过与非洲国家的商业整合,改变了非洲的地缘政治版图,并带来了深远的变革。经过10多年持续的努力,随着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外交活动密切合作,逐渐展现出全球影响力的巨大变动。
最近,四个看似无关的事件,实际上都反映出深层次的地缘政治变动。首先是美国在阿富汗的撤军,这不仅是美国的一次重大失败,也是中国地缘压力的最终体现。通过与阿富汗周边国家的合作,中国逐渐让美军在阿富汗的驻军变得孤立无援,最终导致撤军。
其次,俄乌冲突的爆发也是中国间接影响的结果。作者认为,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正是为了削弱北约的影响力,符合布热津斯基所担心的“将美国排挤出欧洲”的情境。
第三,中国与伊朗签署了4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协议,并成功成为沙特的最大石油出口国,这使得中国在中东的外交取得了重要突破。同时,中国还促成了伊朗和沙特之间的和解。
最后,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北京,深化与中国的交流,并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让美国感到震惊。尤其是法国宣布要摆脱美国的影响,表明欧洲正在寻求更大的自主性,转向中国。
作者认为,西方对中国武力统一的恐惧可能不会实现,因为中国并不倾向于使用武力,而是通过更为隐秘的地缘政治手段,如经济与外交手段,达到自己的目标。正如中国通过一系列策略最终迫使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未来中国很可能会通过类似方式,达到统一目标。
在未来,随着中国逐步打破美国在太平洋的岛链防线,美国的全球霸权或将遭遇更大的挑战。对美国领导人而言,这一变化是难以接受的,但他们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一切的发生已经悄然开始。
从这位历史学家的分析来看,美国仍然深陷于冷战思维的框架中,并将中国的崛起解读为对美国的威胁。但事实上,中国的目标一直是专注于自身的发展,推动全球共同繁荣。中国并未有意削弱美国,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帮助了成千上万的贫困人口脱贫,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西方关于中国崛起削弱美国霸权的看法,只是对结果的误解,而非中国的根本意图。尽管中国的强大无形中挑战了美国的霸权地位,但中国并不渴望像美国那样的全球霸权。中国的发展更多基于共享繁荣的原则,旨在推动全球经济合作与互惠共赢。
然而,美国依然无法摆脱其狭隘的视角,继续以“零和博弈”的思维来看待中国。这种偏见难以改变,因此,中国必须继续巩固自身发展成果,同时加强对外的合作,保持对美国战略意图的警惕。只有在拥有更强大的竞争优势时,中国才能彻底粉碎美国的遏制策略,并推动全球向更公正和平的繁荣方向发展。如果美国继续固守过时的思维模式,拒绝与中国共享未来,那么它的衰退将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