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排名,尤其是“天罡”与“地煞”两个阶层的划分,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宋江借助“排名石碣”将梁山好汉分成这两个层级,但这种做法不免有些不公平。根据这些排名,三十六个“天罡正将”中的强者,通常占据更高的地位,而七十二个“地煞副将”则地位较低。这意味着,在战利品的分配上,天罡正将得到大头,地煞副将只能分到小头。甚至在大规模战斗后,幸存的天罡正将往往会被封为武节将军或诸州统制,而地煞副将则是武奕郎、都统领等较低职务。
需要注意的是,宋朝的军制中并没有“都统领”这一职务,所谓的都统领,实际上是地方“都头”职务的变相表达,相当于现在的连长,军队里每一“都”负责一些具体的兵员,级别相当低。这种字面上的差距,实际上也反映了宋江为梁山好汉设立阶层的实际问题。
不过,如果我们把天罡与地煞之间的这种划分,放到一场公平的对决中,天罡能打赢多少场呢?为了分析这一问题,我们首先选出了天罡中相对较弱的十位人物,包括神行太保戴宗、黑旋风李逵、没遮拦穆弘、插翅虎雷横、船火儿张横、浪里白跳张顺、病关索杨雄、解珍、解宝、浪子燕青等。
这些人中,有些武艺平平,甚至不以武功见长,因此让他们和地煞副将对战,胜算极小。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分析,我们把那些在水浒传中不以武力取胜的角色,如吴用和柴进等人剔除,同时也排除马军五虎将和鲁智深、武松等顶尖高手。最终筛选出的这十位“较弱”的天罡正将,能够与一些地煞副将对决,虽然胜算不大,但为了体现公平,还是可以分析一下。
而在地煞副将中,实力最强的10位,包括镇三山黄信、病尉迟孙立、丑郡马宣赞、百胜将韩滔、神火将魏定国等。由于这些地煞副将大多数具备相当的军事实力,尤其是孙立和宣赞等,实力可以与顶尖的天罡正将相抗衡,因此对决结果就显得更加复杂。
接下来的对决将重点分析一些关键战役,如戴宗对黄信、李逵对孙立、穆弘对宣赞等。
第一场:戴宗 vs 黄信
戴宗的特长是速度,虽然他不擅长直接战斗,但他有跑得快的优势。黄信再厉害,也追不上戴宗,因此这场对决可能以平局收场,戴宗打不赢,但可以逃脱。
第二场:李逵 vs 孙立
孙立的实力远强于李逵。李逵以猛力和斧头著称,但孙立的武艺更胜一筹,李逵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这场对决,李逵几乎没有任何胜算。
第三场:穆弘 vs 宣赞
宣赞比穆弘强得多。宣赞的身材和武力都非常出色,甚至能够在与花荣对战时占得上风,而穆弘显然无法与之抗衡。
其他对决
像雷横对郝思文、张横对韩滔等对决,基本上也没有太大的悬念。这些地煞副将大多数在体力、武艺上都具备压倒性优势,天罡正将能取胜的机会微乎其微。
总结
从整体来看,梁山的“天罡正将”在对决中几乎没有太多胜算,尤其是那些排名较低、武艺较弱的天罡。即使有如燕青这种偶尔能取巧获胜的人,也只能偶然得胜。而在面对强大的地煞副将时,天罡正将要想取胜,实属不易。通过这些对决,可以看出宋江划分梁山好汉的排名,确实存在一定的偏差,部分天罡正将的实际战力与他们的地位不符。
梁山的天罡地煞划分,显然并非完全按照实际武力来定。宋江为了更好地管理梁山,避免内部分歧,才用这种等级制度来让各个好汉在一个固定的框架内行事。最终,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排名,更多的是一种象征,而非真实的战力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