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国“曹操踏麦田违军令”,简直是现代职场真实写照,你学会了吗
创始人
2025-10-10 18:31:31
0

网上有一句话评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到底这个说法对不对,恐怕要从一件事情说起,这件事便是著名的 “曹操踏麦田,割发代首”。

“割发代首”是一场“危机公关”?

咱们先把时钟拨回到东汉末年。

当时,曹操正带着大军南征,行军途中恰逢麦熟时节,遍地金黄的麦田,那可是老百姓一年的指望。

为了不扰民,更是为了彰显自己部队的纪律性,曹操下了一道在当时看来堪称“严苛”的军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

这命令一出,全军上下都绷紧了神经。

士兵们行军时,宁愿下马小心翼翼地用手扶着麦秆走,也不敢有丝毫大意。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就在全军都小心翼翼的时候,曹操自己的坐骑,突然受惊了。可能是被一只飞鸟,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动静,总之这马一惊,根本不受控制,直接冲进了旁边的麦田里,踩倒了一大片麦子。

这下可就尴尬了。全场瞬间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曹操身上。军令是你下的,规矩是你定的,现在你自己犯了规,这可怎么办?

曹操当即跳下马,脸色凝重,把自己手下的执法官,也就是主簿,给叫了过来,让他给自己定罪。

这主簿也是个懂事的,哪敢真的处罚老板啊?于是赶紧搬出儒家经典《春秋》里的话,说“罚不加于尊”,意思是刑罚是不能用在尊贵者身上的。

这在古代是普遍的共识,相当于给领导一个天然的“豁免权”。

按理说,有了这个台阶,曹操顺势下来,说一句“下不为例”,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但曹操当场就反驳了主簿,说了一段掷地有声的话,大意是:“我自己制定的法令,结果我自己却不遵守,将来还怎么号令三军?”说完,他拔出腰间的佩剑,就要当场自刎!

这可把郭嘉等一众谋臣武将吓坏了,赶紧冲上去抱住他。在一片混乱和劝说中,曹操最终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

他举起剑,割下了自己的一束头发,扔在地上,大声宣布:“今犯麦,本当斩首,今割发以代。”

这就是 “割发代首” 的由来。

为什么割头发在当时是如此严重的一件事?因为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头发是尊严和生命的一部分。

曹操此举,虽然保全了性命,但也算是受到了惩罚。

他不仅没有因为自己犯错而让制度变成一纸空文,反而通过惩罚自己,让这套制度的权威性达到了顶峰。

三军将士看到主帅都如此严于律己,谁还敢再有半点懈怠?军纪因此变得更加严明。这个故事,在《曹瞒传》和裴松之注引的《三国志》中都有记载,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老板,规定是你定的”

咱们先来设想一个场景。你们公司老板,在周一早会上慷慨激昂,宣布为了提升工作效率,所有人都必须严格遵守9点上班的打卡制度,迟到一分钟罚款50,绝不姑息。

规定一出,大家怨声载道归怨声载道,但毕竟是老板说的,也都捏着鼻子认了。

结果第二天,老板自己就因为堵车,9点半才晃晃悠悠地走进办公室。

他跟没事人一样,跟前台小妹打了个招呼,就回自己办公室喝茶去了。这时候,你作为员工,心里会怎么想?

“闹呢?规定就是给我们定的?”

“合着罚款只罚我们小兵,领导有特权?”

“这制度还有什么意义?看心情执行呗。”

你看,一个看似小小的迟到事件,瞬间就能让一个新制度的公信力荡然无存。员工们嘴上不说,但心里已经开始不把这个规定当回事了。以后再出台什么新政策,大家的第一反应也是:“先看看领导自己做不做得到。”

这就是职场中最核心,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制度的生命力,来源于领导者的带头遵守。

其实,很多管理者都明白,一个团队的执行力强不强,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制度有多么严苛,而取决于领导者自己做得怎么样 。你说一万句“大家要努力奋斗”,不如你自己每天第一个到公司,最后一个走。你开一百次会强调“客户第一”,不如你自己亲自下场,处理一个最棘手的客户投诉。

身教重于言教,这个道理亘古不变。曹操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深刻地理解人性。他知道,仅靠权力和威严去压制下属,得到的是口服心不服的“被动执行”。

而通过惩罚自己来树立榜样,赢得的却是下属发自内心的敬畏和追随,是“主动执行”的团队文化 。

所以,当你在职场中,无论是作为一名团队领导,还是一个小组的负责人,当你制定一项规则时,请务必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犯规的是我,我是否愿意接受和下属同等的惩罚?”

如果你犹豫了,那么这个规则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反之,如果你能像曹操一样,敢于向自己“开刀”,哪怕只是象征性的(比如在团队面前做一个深刻的检讨,或者主动承担某个项目的扫尾工作),你失去的可能是一点点面子,但赢得的,将是整个团队的信任和凝聚力。

当然了,你得会演,要大声且夸张地演给手下的人看,一定要让最懂事的那个人看到,并且明白接下来怎么做,否则的话,就算真的割首也没人上前阻拦。

一个好的领导,首先是规则的守护者,而不是特权的享受者。

一次高明的“认错”,胜过一万次苍白的辩解。

一套好的制度,不仅要有杀伐决断的“刚”,也要有洞察人性的“柔”。

而作为下属,最重要的当然是要学会察言观色,并且站在领导的角度想问题,在他最需要你说话的时候,站出来说上那么一两句,这样才能前途无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蜀... 街亭之战的失败,破坏了诸葛亮击败曹魏的计划,让许多人都意识到,蜀汉再想通过北伐来击败曹魏几乎不可能,...
原创 张... 1930年冬日的江西龙冈,一场改变历史的战役悄然打响,国军中将师长张辉瓒被红军擒获。 消息传到国民党...
这里的仿古瓷器年售100亿:谁... 很多收藏界的朋友们大概对瓷器造假都不陌生。虽然有人说瓷器没有真假之分,只有老旧新仿之别。那其实不管是...
“中国古陶瓷鉴定第一人”,走了 澎湃新闻记者 李梅 陈若茜 澎湃新闻获悉,知名古陶瓷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
7.8吨冷冻猪脚“失踪”疑云:...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7.8吨冷冻猪脚,从广西南宁出发,原本应该运往广东佛山,缘何“南辕北辙”千多公里...
陶瓷企业通过报关系统降低错误率... 一、陶瓷企业通过报关系统降低错误率? 确认软件是否内置海关常见退单原因库,并提供修正建议。 二、江西...
中国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耿宝昌逝... 中新社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 应妮)故宫博物院10日晚间发布讣告,中国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耿宝昌先...
全省唯一!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睡... 人民网成都11月10日电 (赵祖乐、实习生仲梓楠)近日,四川省首届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大赛颁奖典礼暨...
原创 诸... 现代的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故事,讲的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意识到自己命不久矣,于是开始布置七星灯阵法,...
汉堡王中国业务易主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汉堡王中国业务出售一事终于尘埃落定。 11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