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响彻全国,山西省昔阳县的大寨村成为全国农村学习的典范。在这个特殊年代,大寨村党支部书记陈永贵从一位普通农民成长为家喻户晓的国务院副总理,创造了中国政坛的一个传奇。
当时,全国各地前来大寨参观学习的人数累计超过900万,但令人费解的是,毛泽东主席却从未亲临大寨。这个被神化的村庄究竟真实情况如何?农民出身的副总理陈永贵又有着怎样的故事?这些谜团直到1979年才被农业专家杨显东勇敢揭开。
杨显东是我国著名农业专家,新中国成立后担任首任农业部副部长。1951年华北平原爆发严重蝗灾时,他亲赴河北、河南、山东等重灾区指挥灭蝗工作。经过十年艰苦努力,到60年代初终于基本控制了蝗灾。但在文革期间,这位农业专家遭到不公正待遇,直到1977年才重返农业部领导岗位。
1978年7月,中国农学会在太原召开重要会议,杨显东当选为学会理事长。会议结束后,800多名与会代表强烈要求实地考察大寨,想亲眼看看这个全国农业标杆的真实面貌。在代表们的再三请求下,杨显东带队前往大寨。
然而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虎头山上树木被砍伐殆尽,为建造山间小平原而削平的山顶裸露着黄土。更令人震惊的是,本该丰收的小麦颗粒干瘪,长势尚可的玉米却病虫害严重。整个村庄出奇地安静,家家户户大门紧锁,但窗台上整齐摆放的金鱼缸和精心培育的花草,却给人一种刻意布置的感觉。
这次考察让农业专家们深感忧虑。返京后,杨显东立即组织60多位专家召开座谈会。他在会上直言:必须揭开大寨的真相!这一呼吁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支持。经过深入调查取证,1979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杨显东在小组讨论中公开质疑大寨模式,并严厉批评了时任副总理陈永贵的农业政策。
这一发言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政坛引起轩然大波。面对农业部领导的施压,杨显东坚定表示:我对我说的每一句话负责!1981年,国务院会议正式将大寨问题提上议程。经过调查,大寨存在的浮夸虚报、形式主义等问题被逐一揭露,相关冤假错案也得到平反。时任副总理万里高度评价道:杨老不愧是农业专家,三年前就率先揭开了大寨的盖子,实在难能可贵!
这段历史启示我们,在农业发展道路上必须尊重科学规律,任何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终将被历史检验。杨显东坚持真理、敢于直言的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