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汉江:志愿军50军兄弟峰阻击战纪实
1951年1月末的汉江南岸,寒风刺骨。志愿军第50军正经历着入朝以来最严峻的考验。1月31日至2月1日这两天,战况之惨烈远超战役初期,尤其是兄弟峰战场,成为了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
美军第三步兵师集结了两个营的精锐部队,在数十架战机、近百门火炮和数十辆坦克的掩护下,向志愿军149师447团2营6连驻守的263.5高地和328高地发起猛攻。炮火将整个兄弟峰上的树木全部炸断,阵地工事被夷为平地。在激烈的交火中,6连连长郭嘉兴壮烈牺牲,鲜血染红了阵地上的积雪。
战至下午14时,因伤亡过重,兄弟峰主峰失守。指导员熊家兴带领仅存的三名战士退守反斜面阵地。为保存实力,447团调整部署:6连撤出战斗,4连固守光教山,3营则在白云山西南的白云寺构筑新防线。
然而次日战况急转直下。美军第三师乘胜追击,以一个营的兵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猛攻3营8连驻守的白云寺。经过五小时激战,8连被迫转移。就在2营教导员杨明率部收复白云寺时,一个噩耗传来——光教山失守了!
原来,美军在进攻白云寺的同时,另派一个营从兄弟峰出击,对光教山4连阵地发起突袭。光教山是座寸草不生的石山,防御工事难以构筑。在美军凝固汽油弹的狂轰滥炸下,4连官兵虽浴血奋战至16时,终因寡不敌众而失守。
这一变故使整个战局骤然危急。光教山的失陷让447团2营驻守的白云山主阵地门户洞开,若敌军居高临下发起进攻,后果不堪设想。危急关头,2营营长孙德功当机立断,命令4连程副连长率残部一个班,在5连连长穆家楣指挥下,配合5连两个班连夜反击光教山。
令人意外的是,程副连长途中突然拒绝执行任务。他认定这次反击有去无回,即便夺回光教山也无法固守。面对临阵退缩的部下,穆家楣毅然带领本连两个班继续执行任务。
程副连长返回营部后,先是谎称弹药耗尽,后又改口说找到了弹药。孙营长震怒之下缴了他的枪,并上报团部要求军法处置。在电话中,孙德功情绪激动地对团政委卢昭说:阵地想丢就丢,这是临阵脱逃!若不严惩,军心必乱!此事最终惊动了149师代师长金振钟,经研究决定,程副连长被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与此同时,穆家楣率部出人意料地顺利收复了光教山。原来美军占领后,发现夜间无法在光秃秃的山上构筑工事,担心遭袭而主动撤离。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次日拂晓,敌军一个连悄悄摸上阵地。穆家楣闻讯立即率部迎击,在敌军距阵地仅百米时突然开火,打得对方措手不及。不甘失败的敌军退至500米外,先用重炮轰击,再派战机轰炸扫射。穆家楣机智地采取捉迷藏战术:敌机从东来就往西撤,从西来就往东躲,成功避开了空袭。
半小时后,增援至两个连的美军发起五次猛攻,均被穆家楣带领的两个班击退。下午2时,营部送来半袋黄豆和四张白面饼犒军。穆家楣将饼分给战士,自己只留一张。就在战士们用餐时,敌军改变战术,用重机枪封锁阵地。穆家楣敏锐察觉异样,发现敌军正从右侧偷袭。战士张孝仁为掩护连长观察敌情,不幸中弹牺牲。愤怒的穆家楣率部投掷手榴弹,在敌军仅30米时展开反击,最终粉碎了这次进攻。
这场血战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军人形象:临阵脱逃的程副连长与英勇无畏的穆连长形成鲜明对比。在枪林弹雨中,真正的战士经受了战火淬炼,用鲜血捍卫了阵地,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